【摘 要】
:
裁剪(Trimming)是TRIZ理论中的一种方法,可进行问题分析和系统优化,在专利规避中十分常用。裁剪的目的是在保持系统原有的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去除系统的繁琐性和优化系统的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裁剪(Trimming)是TRIZ理论中的一种方法,可进行问题分析和系统优化,在专利规避中十分常用。裁剪的目的是在保持系统原有的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去除系统的繁琐性和优化系统的结构,实现系统的创新与性能的提升。目前,一些关于裁剪的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对设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水平要求较高,步骤繁琐,除此之外有些辅助系统评价角度较为单一,所得结果有时会出现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智能判断裁剪优先权的算法,以达到智能推荐的目的,为设计人员提供智能服务,其内容如下:(1)在分析TRIZ理论体系中的裁剪理论和判定规则的基础上,对裁剪的判定规则进行补充与总结,完善了评价规则。通过引入价值工程概念,并将其融入到元件的价值评估中,实现了分析角度的转换,使评价公式更合理。同时,以公式和规则为基础对过程进行实现,达到了智能运算和赋值的效果。(2)提出了智能判断裁剪优先权算法,通过确定合理的影响因素权系数,去除评价模型中各因素量级的影响与冲突,实现权系数的自动计算,最终完善了评价结果。(3)基于上述研究,可根据产品的功能模型图,建立一个计算裁剪顺序的流程,包括功能的分析与分类,功能等级的计算,权系数的计算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裁剪规则,达到自动计算并推荐裁剪顺序的目标。(4)结合(1)(2)(3)提出了基于裁剪的智能创新设计系统,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找到合理的裁剪顺序,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实用性。
其他文献
“板块式”是余映潮老师独创的阅读教学思路,区别于一般阅读教学的线性常规化学习,它是一种规范化了的教学思路,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指导理念。“板块式”教学思路具有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提问精粹,活动充分等独特的优势。本文在对“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以及应用要领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了问卷、课堂观察、教学案例对比以及访谈四种调查研究方法对“板块式”教学思路目前在新疆乌鲁木齐市A区初中学校的应
拱涵作为涵洞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一般被建于高路堤用来承受较大的上部荷载,而大容量拱涵相较一般小尺寸拱涵而言,除了要承受较大的上覆填土荷载外对于自身稳定性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所以对大容量拱涵进行接长时,除了考虑新旧拱涵自身稳定性外,还需考虑到新旧拱涵的差异沉降。本文将以有限元方法为核心,对大容量拱涵接长的差异沉降特性、新旧拱涵的自身稳定性以及新旧高路堤之间的差异沉降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莲株高速公路低改
幸福作为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促进人们更加幸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提出的“幸福悖论”说明绝对收入并不是影响幸福感的唯一因素,收入差距或收入不平等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更明显。然而在相关研究中多数学者都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来测度整个群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本文将反映个体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相对剥夺引入到收入不平等与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中,更深入地分
二次变换器是一种Buck型DC-DC变换器原理的手工焊接设备,能够方便的将单独的一次电源,变换为多个二次电源,实现多个工位的同时工作,成本较低,性能较差,同成本较高的专用焊接设备相比,某些应用需求难以满足,本文以二次变换器为研究目标,分析其工作原理,搭建测试平台试验,使用模糊PID控制器对其性能进行改进,以提高其适应性。首先,本文从理论出发,论述了经典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局限性,随后又论述了模糊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和对比埋针联合口服逍遥散加减的中药汤剂与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单纯中医治疗黄褐斑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并为埋针在黄褐斑的辅助疗法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4例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隔日应用揿针行穴位埋针治疗并结合每日口服以逍遥散为主的中药。对照组每日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众的闲暇时间及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多,国内旅游的趋势更是增长迅速。2019年,我国的国内旅游人次为60.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5.6万亿元,分别比2018年增长9.5%和10%。其中,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43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为1296亿美元,分别比2018年增长1%和2%。2019年,新疆接待游客取得历史性突破,旅游人次达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
初中地理课堂作为教学探究的主阵地之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运用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究课作为地理知识落地的核心环节,与之联系的研究较多,探究能力作为地理实践的检验目标,向来便是教学界研究的重点。根据义务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地理探究课更加注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有地理独立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双重能力[1]。就当前现状而言,初中阶段学生的地理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探究能力不
目前,在已建成的悬索桥,大多数采用重力式锚碇,而采用隧道式锚碇可大大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下,大跨度的悬索桥逐渐增多,桥梁跨度增大,缆索受力增大,对锚碇及周边环境影响加剧。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现场调研及资料收集、文献调研、数值模拟等手段,基于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工程背景,建立隧道锚计算模型,深入研究隧道式锚碇对下穿公路隧道、山体边坡以及锚碇结构自身的安全稳定性。研究表明:(1)
在DNA序列中识别保守的模式,即模体发现,主要用于在DNA序列中定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对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高等真核生物中基因的表达往往会受到多个转录
砂质页岩为常见的软岩之一,强风化砂质页岩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较差,其施工风险和运营风险都十分突出,因而此类边坡开挖后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学者们比较关心的课题。本文依托张家界市绕城公路砂质页岩路堑高边坡处治工程项目,采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施工监测及数值分析的研究手段对砂质页岩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并对边坡处治方案进行优化。得到研究成果如下:(1)砂质页岩具有极易风化、遇水崩解严重、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