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多巴胺复合膜的制备及抗蚀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lianpe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腐蚀现象十分常见,它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凡使用到材料的地方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不锈钢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然而它的“不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生锈,尤其是在海水等强腐蚀性介质中,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失。不锈钢的腐蚀与防护是腐蚀科学领域一个函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不锈钢基体进行表面改性,制备理想的环境友好型膜层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受自然界生物粘附现象的启发,本论文选择多巴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溶液浸泡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聚多巴胺膜,并探讨了制备温度对聚多巴胺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测试(EDS)、表面反射红外光谱(SR-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检测手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表征和性能测试。此外,借助Gaussian98软件进行模拟计算以探讨反应机理。SEM分析表明了24℃和34℃下两种聚多巴胺膜的形貌相似,均为颗粒球状随机分布在基体表面。EDS和SR-FTIR图谱也证明了它们的存在性与相似性。UV-VIS分析结果推测不锈钢表面聚多巴胺膜颜色的不同是膜厚引起的。   借助Gaussian98软件,通过计算分析聚合反应过程中重要中间体结构模型的LUMO能级、HOMO-LUMO能级差等探讨了多巴胺的聚合反应机理,多巴胺分子易于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5,6-二羟基吲哚,进一步形成二聚体三聚体结构,一维线性生长比较困难,而二维生长更为容易。并对比计算红外光谱与实验红外光谱,论证所提出的机理。同时,分子轨道计算结果表明了反应电荷主要集中在酚氧原子位置,据此分析了可能的界面反应机理。此外,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考察了不锈钢聚多巴胺膜的抗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模拟海水即3.5%NaCl溶液中聚多巴胺膜具有强的界面吸附力、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及良好的中长期稳定性,而且34℃下的聚多巴胺膜性能更优。   为了更好的促进膜层对不锈钢基体的保护作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首次设计制备了6-氨基己醇/聚多巴胺复合膜,即将6-氨基己醇通过自组装技术成功地嫁接到聚多巴胺膜修饰的不锈钢基体上。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测试都证实了复合膜的成功制备。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表明了6-氨基己醇/聚多巴胺复合膜极大的提高了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其缓蚀效率高达99%。鉴于此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无毒、无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环境友好型提高耐蚀性能的表面改性方法。此外,为了使所制备的聚多巴胺复合膜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进行了探索性实验,成功的原位制备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溴代引发剂,为其他应用提供一个反应平台。
其他文献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是对电力系统一次回路进行控制、调节、保护和检测的设备,它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设备及人身安全,对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及防止电气设备损坏和
在我国社会时代经济迅速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建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就建筑工程来说,在开展施工活动过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水利工程建设也面临着渗漏水这一问题的考验,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然而这一问题是
如今这个时代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长此以往,上网就变成了一种常态,人们得到满足后也逐渐开始有了别的需求,智能便应运而生.机电一体化系
对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来说,测量工作是确保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在任何建筑项目中,都需要以测量工作为重点内容,这将关系到工程的施工效果.作为建筑工程测量人员,应当具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石油基塑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传统塑料废弃物与日俱增,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但是价格高、力学性能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系着人们日常的出行.所以,为了保证其发挥实际效用,市政单位需要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强化管理,以促使市政道路工程整体的管理水
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全过程造价管理贯穿了整个工程项目,同时它的执行情况也是衡量一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标准.市场竞争趋势越来越剧烈,相关的建筑企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