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是继生理需求之后人类的第二大需求,因此安全也就成为人们选择出游的重要因素之一。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省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今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再次发生7.0级大地震。地震灾害等旅游风险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决定了旅游业发展的高度敏感性。旅游风险感知就是旅游者在其旅游行为前及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负面结果的感知。风险感知已成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有关风险感知的基本知识对旅游决策过程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运用开放式问卷进行预调研,构建了一个包含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犯罪、疾病、交通事故等18个指标在内的旅游风险感知量表,为研究其他自然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本文以九寨沟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得到有效问卷565份。本研究共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通过因子分析可知,旅游者感知风险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功能障碍型、危机事件型及文化冲突型。其中旅游者对功能障碍型风险担心程度较大,其次为危机事件型风险,对文化冲突型风险担心程度最低。功能障碍型风险属于各类旅游目的地共有的风险,而危机事件型和文化冲突型风险是九寨沟特有的,相对而言,这两类风险都比较低。说明九寨沟的旅游风险总体比较小,游客并没有对九寨沟的特有型风险过分敏感。(2)九寨沟旅游者的总体风险感知较小,并且旅游者的实际感知风险比出游前更低。说明九寨沟比游客想象中的要更加安全,地震灾害等危机事件并未成为旅游者担心的主要风险。一方面,地震等灾害的集体记忆并未成为游客心目中风险感知;另一方面,实际感知的正面效应,已经在游客的整体满意度、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上得到体现,这将进一步强化九寨沟旅游风险小的正面形象,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3)运用非参数检验法分析得出:功能障碍型风险在来九寨沟不同次数、年龄和文化程度的游客间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冲突型风险在不同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的游客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危机事件型风险在不同组别的游客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组别的游客风险感知差异主要集中在“花费冤枉钱”、“迷路或与同伴走失”、“语言障碍”等方面。此外,性别、地域、旅游方式、信息来源、是否经历过灾害、是否买保险、是否带药品等因素对各类风险感知差异没有显著影响。而且,游客满意度、忠诚度、推荐度等因素对各类风险感知差异也没有显著影响。无论对于在旅游地的管理还是旅游者旅游质量的提高,风险感知研究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与借鉴意义。风险感知量表在自然灾害及文化冲突等方面具有很大特色,为九寨沟等自然观光地的风险研究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对于度假旅游地及文化旅游地的旅游风险特征及量表的适应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