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促进亚欧各国的互联互通,顺应了亚欧各国发展需要,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广泛响应。四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额迅速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初显成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心理距离、区位选择等领域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OFDI”)的动机进行划分并介绍中国OFDI的现状;而后从工业化水平差异、政府治理与制度差异、教育水平差异、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五个维度构建心理距离综合指数并给出相关假设,采用对外投资引力模型,分析心理距离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在对“一带一路”国家的OFDI区位选择过程中,心理距离与OFDI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在构成心理距离的五个维度中,只有工业化水平差异与OFDI具有正向关系,其他各维度都与OFDI呈显著负向关系。最后由心理距离视角,在微观(企业)层面和宏观(政府)层面分别提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区位选择的建议。企业应当利用政策优势和机遇;制定适应东道国的市场战略;加深对东道国的文化理解。政府应当继续稳步推进双边或多边制度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加速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对外投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