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Ⅲ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下切牙区唇侧牙槽骨骨量的CBCT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3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骨性Ⅲ类错(牙合)与个别正常(牙合)下切牙区唇侧牙槽骨骨量的对比,了解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切牙区唇侧牙槽骨骨量的特征,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分析及矫治方案的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个别正常(牙合)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在恒定的扫描参数下由同一位放射科医师进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扫描。在Invivo5.0软件中打开研究对象的CBCT数据,多次矫正测量平面后,由同一名医师分别测量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四颗下切牙的根尖处、根尖1/3段、根中1/3段、根颈1/3段的唇侧牙槽骨厚度以及牙槽骨附着高度。以上所有数据测量三次取均值。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组内、组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与个别正常(牙合)下切牙区唇侧牙槽骨骨量的特点。  结果:1.骨性Ⅲ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的组间对比: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根尖部、根尖1/3段、根颈1/3段唇侧牙槽骨厚度及牙槽骨附着高度小于正常(牙合)(P<0.05)。2.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组内对比:①双侧同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及附着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同侧两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及附着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正常(牙合)的组内对比:①双侧同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及附着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左、右下颌侧切牙根尖部、根颈1/3段的唇侧牙槽骨厚度大于相对应的下颌中切牙(P<0.05);③右下侧切牙牙槽骨附着高度大于右下中切牙(P<0.05),左侧两切牙附着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切牙区的唇侧牙槽骨骨量小于正常(牙合)成人。2.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同侧两切牙及左右同名牙唇侧牙槽骨骨量无统计学差异。3.个别正常(牙合)成人左右同名牙唇侧牙槽骨骨量无统计学差异,但下侧切牙根尖部、根颈1/3段的唇侧牙槽骨骨量大于相对应的下中切牙。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采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40名蒙古族、汉族高龋和无龋儿童牙菌斑,应用Illumina16srDNA测序技术,分析内蒙古正蓝旗蒙古族及汉族高龋和无龋儿童口腔微生物群落
目的:观察不同设计方式的三维打印多孔钛个性化根形种植体的体内骨愈合效果;为此个性化定制新型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CBCT影像技术、逆向工程、计算机辅助
建立预构血管化骨游离移植的动物模型,探讨血管植入预构血管化骨的过程及预构血管游离移植后的骨生长及代谢变化.为临床血管化骨游离移植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并为临床在血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