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是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永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受规模、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达不到处理设备规模化运行的最低限度,独立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也达不到经济运行规模要求,中小企业常视节能减排为负担,偷排偷放现象屡禁不止。网络合作能将众多中小企业组织在一起,共享设备、技术和资源,使节能减排达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节能减排成本,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本文试图从网络资源共享视角,从降低企业节能减排成本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出发,研究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问题。
首先,本文对企业资源观、中小企业特性、网络资源共享与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等理论进行梳理;其次,从网络资源共享视角,将企业网络资源共享分为设备、技术合作,资源再利用和外部服务体系支持三种形式,对每种形式下企业节能减排行为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提出本文推论和实证模型框架;最后,基于对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网络资源共享方式下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形成本文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理论分析结果显示:网络组织设备、技术合作,资源再利用和外部服务体系支持不但能够克服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障碍,提高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效率,而且还能带来企业经济绩效的提升,最终实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双赢。对长三角地区部分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显示:除副产品共享水平较高外,企业间节能减排设备、技术合作较少,企业节能减排的公共服务体系也不完善;这也导致企业副产品共享对环境绩效、经济绩效都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而设备、人员技术合作对经济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公共服务体系对环境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经济绩效影响不显著。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网络合作还处在初级阶段,企业设备、技术共享,副产品共享,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等网络合作程度都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其对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影响;而企业节能减排意识不强,企业间信任缺失是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合作不密切,企业间网络不能快速建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