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渗漏是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对工程安全和稳定产生重要影响;渗漏发生的部位不仅是在坝体上,也会发生在库区和坝基上;渗透系数是影响渗漏的重要因素,而渗透系数又具有非均质特性。所以要精准的研究坝基或库区的渗漏破坏就必须掌握渗透系数的非均质性即渗透系数的空间分布。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渗透系数的非均质性以及具有非均质性渗流场的计算。首先利用电阻率获取渗透系数值,主要采用三种方法:Kozeny-Archie公式、Ohm’s-Darcy’s定律和人工神经网络法(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称ANN);然后利用计算的渗透系数值借助克里格法求取整个研究区域的渗透系数分布;最后将渗透系数的分布位利用Excel形成文件输入到地层模型单元中计算非均质性渗流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优点、缺点及适用条件三方面分析三种方法得到:Kozeny-Archie公式法可以在无已知的渗透系数情况下使用,但是不适合在黏土地层上使用;Ohm’s-Darcy’s定律法可以在任一地层上使用但需要有已知的渗透系数;人工神经网络法要有足够的已知渗透系数值,可以应用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上。已知地质条件,地勘资料情况下,可选择出最佳的方法。应用到工程上,证明三种方法都是可行且有效的。(2)采用基于电阻率的克里格法和水力层析法计算渗透系数的空间分布,通过计算工程实例,证明两种方法都是适用的,且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水力层析法影响因素多,不准确性大,适用于小范围区域,而且水力层析法还未在野外广泛应用:基于电阻率的克里格法预测效果更好,精度更高。可以做到在大范围的研究区域上经济高效的获取渗透系数的分布。(3)分别与均质渗流场和分区渗流场相比,得出非均质渗流场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在数值上和区域分布上都更精准。计算非均质渗流场,将渗透系数值一一对应到地层模型单元上,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借助Excel形成数据文件,再运用Flac3D软件,方法简单、快速。渗透系数的非均质性是研究渗流分析的重要问题,也是水文地质学中常见难题。它带来的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渗流场问题上,同时也体现在对地下水和溶质运移的研究上,因此获取较为精确的渗透系数空间分布规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