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晶须制备的关键技术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在湿法磷酸和盐酸-钨渣体系中制造石膏晶须的工艺条件。实验发现,在湿法磷酸中制造石膏晶须的条件为:反应温度100℃C,反应时间30 min,搅拌速度300r/min, CPAM的适宜加入量为6.0mg/L,硫酸浓度50%,加料方式为将磷矿酸解液加到硫酸中,生成的石膏晶须外形为细棒状,直径为1~31μm,长径比达到50以上。在盐酸-钨渣体系中制造石膏晶须的反应温度为95℃,结晶过程选择在回收完磷、铁后,CPAM的适宜加入量为8.0mg/L,得到的晶须产品为细棒状,直径为2~4μm,长径比达到30以上。实验研究发现,CaC12溶液的初始浓度对晶须生长影响较大,当质量分数为15%时,晶须长径比最大;反应体系中C1-浓度的变化对石膏晶须几乎没有影响;Na+, Al3+的存在会对晶须产生粗化作用,使晶须长径比下降;适量的M82+和Fe3+对石膏晶须的生长有利,在制备石膏晶须的过程中,可添加MgCl2和FeCl3来提高晶须的长径比,Mg2+添加量应小于0.3%,Fe3+添加量应小于0.2%;磷的存在对石膏晶须的生长有利。为了抑制石膏晶须的水溶性,适应造纸行业的要求,本文采用钛酸酯偶联剂JC-981对石膏晶须进行湿法改性处理,改性条件是:改性剂用量2.0%,初始料浆浓度100g/L,改性温度100℃,改性时间10min,搅拌速度30Or/min,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2.0h。在上述改性条件下进行改性,石膏晶须的改性率为65.6%,水中溶解后的含钙量为0.0678%,为未改性时的32.6%。
其他文献
文章对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成效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项目区内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成果保存率和合格率高、项目区选取适宜、措施布设合理、
众所周知,保障多层民用住宅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就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监理的重要关口,就多层民用住宅施工质量控制相关的问题做出了简明论述,希望为业内同行
汽轮机油乳化严重威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在分析汽轮机油乳化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运行实践,提出了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