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耕地质量状况对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有关键性影响。通过耕地质量评价研究帮助了解目前耕地的质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能够优化耕地利用,促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通过相关文献及理论方法研究,结合云梦县实际情况,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地土壤采样及调查访谈搜集数据资料,基于GIS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其隶属度,运用累加法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对云梦县耕地质量进行等级划分。通过研究得出,云梦县耕地质量分为五个等级,一等级耕地367.45公顷,占云梦县耕地总面积0.99%;二等级耕地18250.08公顷,占耕地总面积48.96%;三等级耕地17061.9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45.78%;四等级耕地1576.28公顷,占耕地总面积4.23%;五等级耕地17.5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0.05%。云梦县各个乡镇不同耕地质量等级所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差异性较大,耕地质量等级相对较高的耕地主要在倒店乡、吴铺镇、下辛店镇,等级相对较低的耕地在城关镇、清明河乡、隔蒲镇。云梦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20.73g/kg,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1.21g/kg,处于中等水平;有效磷含量平均值21.09mg/kg,中等偏上水平;速效钾含量平均值128.76mg/kg,处于中等水平;缓效钾含量平均值543.96mg/kg,处于较好水平;土壤容重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平均值1.28g/crm3;土壤pH值平均值为6.37,整体偏弱酸性。依据云梦县耕地质量现状,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耕地质量监管机制、采用合理农业耕作方式和加大对耕地生态建设等四条对策建议,为云梦县耕地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