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成为重要的战略方针。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而国家创新的主要源头是企业科技创新。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会受到制度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影响,地方官员掌控着辖区内的政治经济权利,官员变更会引发区域内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科技创新行为也随之受到影响。鉴于此,本文首先检验地方官员变更对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影响。另外,资金是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在国家创新政策指引下,政府补助是企业获取创新资金的重要来源。在中国,企业所有制有不同的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战略方针与决策不同,从而带来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在探讨官员变更是否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将政府补助和企业所有制纳入研究框架,解释其影响机制,进而提出建议。本文首先结合中国特殊的现实和制度背景,介绍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和总结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通过对政府干预和实物期权等理论的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据以建立模型;最后基于2008-2017年中国各地级市市委书记变更的数据,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科技创新决策和强度两个角度衡量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探讨地方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政府补助和所有制的调节作用以及它们的联合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官员变更与企业科技创新决策和企业科技创新强度都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方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导致企业的科技创新意愿降低或创新强度下降。(2)政府补助能缓解官员变更对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负效应,政府补助更高的企业,官员变更对企业科技创新决策和科技创新强度的抑制作用都将更小。(3)所有制不同的企业,官员变更对其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所在地官员变更对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决策和科技创新强度具有更强的弱化作用。(4)政府补助对官员变更与企业科技创新决策的调节作用还受其所有制的影响,政府补助对官员变更与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大。针对上述发现,本文对如何降低由于地方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和环境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出相关建议。文章最后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