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小学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其中小学中段是由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所学知识的难度逐渐增强,在这一时期学困生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而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积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中段语文教师来说,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实习学校为研究基地,通过课堂观察以及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选取了两名语文学困生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对他们进行了一学期的跟踪调查,采用课堂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两名学困生进行深入了解,探索其语文学习困难的真实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学生个人、学校教育和家庭层面提出转化策略,进而改善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状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绪论,交代本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等为研究奠定一个框架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一章是研究过程,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研究伦理等。第三部分:第二章阐述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主要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搜集研究对象的资料,以叙事的方法呈现其成长经历、语文学习现状、教师的评价及学困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等,为分析其成因奠定基础。第四部分:第三章是对两名语文学困生成因的探寻和分析。主要从学生个人、教师和家庭教育三方面挖掘语文学困生的成因。第五部分:第四章是对小学中段语文学困生提出的具体转化策略。主要基于上一章得出的结论,为存在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转化建议,帮助语文学困生逐渐摆脱学困,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