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宗族传统很厚重的国家,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以宗族为本位的社会。中国社会本质上是乡土性的,而宗族更是构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根基。于是,宗族性或者说宗法性变成了中国社会一大显著特征。宗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凝结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国农村基本上是由血缘与地缘关系组织起来的社区,宗族决定了农村的基本社会结构,规定了农民的互动范围,宗族问题关乎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的整体认识。宗族在我国的发展可谓九曲回肠,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宗族组织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国内以不同的形式复兴,并很快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村落宗族文化构成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解中国社会必不可少的透视角。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逐渐开启了新形势下的村民选举,这种选举对于促进中国的民主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操作中,村民选举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宗族文化有着什么样的相互影响,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宗族在农村的复兴已是不争的事实,只是复兴的形式有所不同,为了更好的了解现实的情况,本文选择潮汕藤村村作为个案研究,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藤村村民选举事件的叙述阐述宗族势力复兴对于该村村民选举的影响。藤村作为一个特定的场域,有其特殊性,但是这种特殊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通过藤村的个案的研究可以为其他乡村自治与宗族关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视野。本文从宗族复兴的表现入手,以及其对村民选举的影响,并深入考察分析复兴的原因,目的是想说明宗族复兴对于村民选举有哪些促进作用,又有哪些弊端,以此来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宗族组织活动,促进其有利于村民选举的一面,同时有效抑制农村宗族对村民选举不利的因素,并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