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家庭为单位,研究分析不同教育背景、经济状况家庭的父母体力活动水平(PA)、健康体适能状况对孩子PA水平、健康体适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36个家庭(父母年龄在30~39岁之间、子女年龄在7~9岁之间)共108名受试者。父母通过佩戴1周的加速度计进行PA水平的测量,孩子通过填写修订后的PAQ-A中文版问卷进行PA水平的调查。对父母、孩子均进行健康体适能各项指标的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1)父、母亲平均每天从事MVPA时间分别为42.95±7.84min、41.75±3.72min(P>0.05)、孩子每天从事MVPA的问卷得分是2.83±0.60;(2)高收入家庭的父母平均每天从事MVPA的时间长于低收入家庭(44.45±6.09min、40.24±5.46min,P<0.05);(3)PA 活跃家庭的孩子 PA 得分为 3.02±0.53、BMI 为 15.63±1.95kg/m2,PA不足家庭的孩子PA得分为2.61±0.58、BMI为17.77±3.67kg/m2,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4)父亲与孩子在体脂百分、肺活量水平上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22和0.409(P<0.05);母亲与孩子在肺活量水平上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r=0.347,P<0.05),在50*8折返跑上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r=-0.301,P>0.05);(5)孩子的MVPA得分与50*8折返跑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r=-0.346,P<0.05);(6)父亲每天从事MVPA的时间与体脂百分比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r=0.406,P<0.05),母亲每天从事MVPA的时间与坐位体前屈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r=0.404,P<0.05)。结论(1)父母PA水平活跃的家庭,孩子PA水平较高、超重肥胖的发生率较低、心肺耐力水平较高;(2)高收入、高学历家庭的父母平均每天从事MVPA时间长于低收入家庭的父母;(3)父亲对孩子的体脂百分比、肺活量影响较大,母亲对孩子的心肺耐力水平、肺活量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