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地理课程改革和最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区域认知是指以某个区域为背景,从区域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运用恰当的方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解决区域问题的思维品质。培养区域认知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地理学科特征的要求、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改进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和指导学生的生产生活实践。本文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认知素养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针对赣州市的高中地理教师和六所高中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现区域认知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培养原则和策略,并利用所提出的培养策略进行教学实践。本文一共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区域认知素养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界定了区域认知素养的概念,并论述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即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地理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第三部分:赣州市高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现状调查。这一部分针对赣州市三个不同层次的六所高中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学生的区域地理基础薄弱,区域认知水平低;对区域认知素养的了解程度低;缺乏提升区域认知素养的方法。第四部分:赣州市高中教师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现状调查。这一部分针对赣州市的高中地理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发现存在教学实践中不够重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缺乏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方法、区域认知素养评价体系不完善和对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认知较片面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五部分: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策略。针对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要遵循学生主体、地图先导、面向主体和整体性四大原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四大策略:加强区域认知素养理论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地图素养、改进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完善区域认知素养评价体系。第六部分:基于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实践课例。这一部分利用上一章提出的培养策略,设计了《青藏地区》和《东南亚》两个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探究其对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影响。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