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我国存在着城市人均绿化面积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公园绿地面积合计723740公顷,而全国城镇人口已达到83137万人。2018年10月,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13.7 m2,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60 m2最佳人居环境标准。因此扩大绿化是我国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而室内绿化正是提升人均绿化面积的有效手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存在着城市人均绿化面积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公园绿地面积合计723740公顷,而全国城镇人口已达到83137万人。2018年10月,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13.7 m2,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60 m2最佳人居环境标准。因此扩大绿化是我国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议题,而室内绿化正是提升人均绿化面积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一种室内墙面绿化物联网应用,能充分利用室内垂直空间,增加室内绿化覆盖面积。应用的客户端主要包括种植设备与Android应用程序。种植设备是一种一体化的小型可移动绿化墙,采用4层槽式结构,具备独立浇水和补光的能力。设备还能够感知土壤温湿度、光照度以及水槽的液位信息。此外,设备借助WiFi通信模组和机智云云服务实现物联网。Android应用程序是人机交互的重要载体,用户依靠Android客户端实现植物与设备的远程管理。客户端包含用户管理、设备管理、信息感知、植物管理、手动养护、自动养护、安全管理7项功能。其中“自动养护”是产品的主要创新点,其将浇水和补光的实施完全交由系统托管,由程序判断养护行为的时机和程度。策略中养护行为实施程度的决策使用了控制理论中专家系统和模糊控制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大量的专家知识和经验构建了 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实现上通过开源工具jfuzzylite将模糊控制器集成到Android工程中。本文对室内墙面绿化应用进行了部署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应用的功能与稳定性均达到预期标准。此外,选用绿化品种——绿萝设计了植物生长对照实验用以评估自动养护策略的有效性。实验中,实验组盆栽置于种植设备的种植槽内,启动应用的自动养护模式。对照组盆栽不借助任何智能化手段,采取传统的养护方式。30天后比较标定绿萝藤的长度变化、藤上叶片数变化、藤上腋芽数变化。实验数据表明,应用的自动养护模式表现出比传统养护方式更好的绿化效果。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室环境下,该应用具备良好的植物养护能力,值得进一步优化完善、做推向市场的尝试。根据目前的设计,单个室内墙面绿化设备占用平面面积0.09 m2,高度0.74m,在两层种植槽共放置6盆绿萝的情形下,估算绿化面积约0.24 m2,预估设备能够贡献的最大绿化覆盖面积约0.35 m2。可见,单个设备绿化产出面积和平面占用面积的比例接近4倍。如果应用进行市场推广,易于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具备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室内绿化率低的问题,有效增加城市人均绿化面积,给人带去愉悦的绿色体验,还能起到净化空气、阻隔噪声的作用。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拉力作用下我国成为世界上城乡之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国家,外来人口的涌入使城市的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因教育背景、职业收入和生命周期等方
本研究基于2013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中国58个主要旅游城市月度旅游信息的数据集,实证研究了空气污染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风速这一独立于经济活动的外生气象条件作为大气污染的工具变量,采用计量模型来处理由反向因果关系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同时控制了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固定效应、月度趋势、气象条件等社会因素。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空气污染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空气污染与旅游
浅浮雕作为浮雕的一种,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研究领域。目前,浅浮雕建模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使用三维设计软件直接进行编辑渲染,第二种是基于三维场景对其深度值进行压缩,第三种是基于二维图像提取其深度信息。然而,现有的基于三维场景的浅浮雕建模算法依赖于参数的控制,且缺乏对浅浮雕边缘细节特征的考虑;基于二维图像产生的浅浮雕风格和样式单一,而且缺少层次感和立体感。针对上诉问题,本文从三维场
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隐私加密、安全可靠、分布式等技术优势而广受欢迎,但大量用户的涌入也暴露出区块链吞吐量性能不足的弊端。目前有提出采用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有向无环图)或者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共识算法优化区块链吞吐量性能,但存在以下问题:采用DAG结构会让区块链交易序列化变得复杂,双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上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地增长,使道路交通的压力剧增导致了交通拥堵,进而增加了出行成本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增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由于其具有识别准确性高不被天气等因素干扰、识别速度快、包含信息更全面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形成了汽车电子标识,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低消耗、低污染、高价值、高潜力的发展优势,因此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发展“国民经济支助性产业”的目标。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文化产
深度学习凭借其端到端的层叠式卷积网络框架及从局部到全局的特征表示技术正成为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成功应用于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领域。本文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技术中的小数据集学习、鉴别损失函数设计以及小样本学习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算法和模型结构,并在人脸识别和目标分类等方面得到了比较成功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面向小数据集的深度扩张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
中医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智慧结品,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随着回归自然、绿色医疗的兴起,广大民众对传统中医药知识和现代中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药产业作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
由于深空探测事业迅猛发展,遥感卫星的数目日益增长,卫星数量增多带来的丰富图像数据在诸多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在遥感测绘、海洋生产、地质勘探、军事安全、教育和通信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传感器成像系统异常、信息传输介质干扰以及太空粒子辐射等影响,遥感数据在获取、传输与记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各种噪声信号的干扰,从而造成图像异常现象。现阶段遥感异
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入侵一直是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对HTTP的入侵检测技术也从基于规则的方法演进为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方法由于开发成本较高且维护过程复杂,有逐渐被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取代的趋势。近年来,使用深度学习检测网络流量非常受欢迎,可以有效检测入侵攻击行为。但是,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技术面临着攻击数据与正常数据分布严重不平衡的挑战。因此,本文以解决上述挑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