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家庭经营的最高形式,其提出顺应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既坚持了农业家庭生产经营的特性,又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达到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本文以典型山区乡镇——湖北长阳高家堰镇为例,通过实证分析,论述山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并力争为山区乡镇农场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家庭农场的定义及特征描述,分析了国内外对家庭农场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结合高家堰镇盆景根艺优势和柑桔产业优势等农业发展实际,切实了解了高家堰镇的农业经济情况。笔者认为,高家堰镇农业基础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底蕴,且各个产业对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持续经营的迫切要求愈发明显。因此,笔者总结并分析了高家堰镇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状况,从家庭农场顺应了当前农业发展趋势、保证了农业经营主体稳定持续、发挥了农业家庭生产优势、提高了农业规模经济效应等四个方面分析高家堰镇发展农场的必然性,又进一步从高家堰镇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方面分析了高家堰镇发展家庭农场的可能性。文章还参考和结合国家政策并侧重高家堰镇实际,详细论述了高家堰镇发展家庭农场需坚持的原则,即政策引导扶持、过程循序渐进、农民自愿参加、效益可观增长、技术支持保障等五方面。对高家堰镇的特色产业的家庭农场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高家堰镇发展家庭农场的措施及对策,即积极落实政府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尽快建立农村融资平台、加强农业专业技术服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