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是21世纪物理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四号文件下达后,随着双语教学的倡导,一批优秀的国外教材引进我国,对国内大学物理教材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上世纪90年代教育部组织了面向21世纪教材建设工程,推出了一批特色明显的主流教材,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了我国作为高等教育大国的发展水平。对21世纪国内外大学物理主流教材内容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既是高等教育学中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对今后的教材建设与改革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以采集到的中美多套大学物理教材为样本,从内容体系、印刷装帧、例题习题、物理概念的表述、引入物理学史的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比较;也从不同侧面对物理学五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光学、近代物理作了分类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美主流教材各自的优点和欠缺。本文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教材在借鉴国外教材长处方面做了大胆并卓有成效的尝试,认为适合国情、课情与中国学生实情的外国教材特色多数已在国内推出的面向21世纪新教材中有所反映;本文同时指出我国物理教育工作者在近代物理普物化与普通物理现代化方面做出了大胆探索,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国内面向21世纪大学物理主流教材也有值得国外同行借鉴的地方;本文并对大学物理教材今后的改革方向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提出了一些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