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楼文学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却缺乏重视的课题。本文在中国文学这一宏阔背景下,以青楼文学为切入点和主要观照对象,从历史上唐宋时期青楼文学发展,到明清两代青楼文学登峰造极,再到晚清青楼文学衰落的社会现实,试图从中发现青楼文学发展的脉络。从诗学角度上讲,青楼文学研究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青楼文学从盛到衰的嬗变,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变迁和转型。本文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青楼文学的概述。主要从青楼文学的界定、青楼妓女与文学的关系等方面展开阐述。第二部分是青楼文学从唐宋到清中叶的盛衰之变。在唐代,从社会风尚看,纵酒狎妓、一掷千金成了青年士人竞相夸尚的时髦生活方式。从思想上看,唐代士大夫婚姻看重“娶五姓女”,主要是家族财产和权势的联姻,考虑男女双方感情的因素甚微。青楼便成了他们在婚姻之外寻找精神依托和心理平衡的最佳场所。青楼文学在唐宋时代蔚为大观,唐宋文学史上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繁多,但最具感染力、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总是那些超越礼数、追求平等的篇章。青楼文学衰落始于清中叶,这一时期的人们注重色,对于妓女的“才”、“艺”的审美追求逐步消解。赛金花、小凤仙以后,艺妓时代几近终结,青楼文学末日来临。第三部分是青楼文学盛衰之变的审美观照。唐宋、元明清时期士人与艺伎的酬唱往来,青楼文学盛衰不但是社会政治、历史、经济发生巨大变迁的一种折射,更能窥见随着世易时移,士大夫人格的转型与嬗变。青楼文学在词的黄金时代中产生深刻烙印,唐宋时代有一些见诸于诗词流传至今的青楼母题,元代曲艺兴盛与艺伎达到共同繁荣,明及清初青楼文学集历代之大成。第四部分是青楼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积极意蕴言说。在当下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时代,今人唯有向古人寻求精神寄托,才能实现一种诗意栖居。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笔者认为青楼文学研究对当下文化工作者如何建构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体系以及文学产业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学经典如何走下神坛,摆脱束之高阁的命运,真正去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笔者拟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