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发展迅猛。2000年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有了新的发展,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其广泛而且深远的影响。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加速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然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刚刚起步,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比较欠缺,企业跨文化学习能力不足,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研究发现,随着OFDI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OFDI经营绩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微观绩效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的角度出发,利用2006-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的综合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系统地评估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从东道国经济、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探讨异质性OFDI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对外直接投资的确能够提高企业绩效,且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投资到经济发达、制度水平高以及文化距离较大(非儒家文化)的国家(地区)比投资到经济落后、制度腐败、儒家文化的国家(地区)的绩效高,且滞后性更为明显。最后,文章在PSM的基础上,对成功匹配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与以上结论相似,表明此结果具有稳健性。本研究为客观评估中国企业OFDI的成效提供了一个微观层面的分析角度,从而有助于中国企业对不同类型东道国开展直接投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以达到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