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无法满足目前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各类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中,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因其独特的优点脱颖而出,随着其不断发展,目前光电转化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已达到19.2%。光敏活性层作为OSCs的核心,科研人员对其工作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无法满足目前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各类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中,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因其独特的优点脱颖而出,随着其不断发展,目前光电转化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已达到19.2%。光敏活性层作为OSCs的核心,科研人员对其工作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针对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失途径提出了进一步提升OSCs效率的方法:(1)优化D/A混合的能量偏移;(2)优化D/A共混物的形态;(3)三元调控;(4)自旋调控。因对光伏过程背后的物理原理以及相应的能量损失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晰,有机光伏器件的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值得科研人员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从研究较少的自旋调控方向入手,设计合成了多种自由基聚合物,并将其掺入经典的二元体系中,研究了其对PCE的影响变化规律。本论文选用目前最常用的空气稳定自由基TEMPO,将其分别与咔唑、吡咯并吡咯二酮衍生物(DPP)共聚,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自由基聚合物。研究了不同类型自由基聚合物以及不同自由基含量的聚合物对有机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三章中将含有TEMPO自由基单元的单体BTMP与缺电子单元DPP进行共聚,合成了窄带隙共轭自由基聚合物PDPP-BTMP。将PDPP-BTMP以不同的比例掺杂在不同的体系中可以发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均随自由基聚合物掺杂比例的升高而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0.5 wt%掺杂比时达到最高效率。通过对最优器件激子解离、复合以及活性层相貌的研究证实,PDPP-BTMP的引入,降低了器件中的双分子复合,有效改善了活性层的相分离,使短路电流密度(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JSC)和填充因子(Fill Factor,FF)提高,进而提高了器件的光伏性能。第四章中将含有TEMPO自由基单元的单体GTEMPO与咔唑进行共聚,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自由基含量的非共轭自由基聚合物PTEOCZ-X(X为聚合物中咔唑的含量X=5,10,30,50,100),研究了不同自由基含量对光伏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伏器件的性能随咔唑含量的增加、自由基含量的减少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将最优含量的自由基聚合物PTEOCZ-10引入PM6/Y6体系后,提高了器件的开路电压(Open-circuit Voltage,VOC),同时降低激子的复合,提高了器件的FF,从而获得了16.75%的光电转换效率。通过对PM6/Y6二元器件和最优掺杂器件的对比研究发现,PTEOCZ-10的引入有效抑制了体系中~3CT的存在,同时实验表明,掺杂PTEOCZ-10可提高目前绝大部分有机太阳能电池体系的PCE。第五章中以课题组对共轭自由基聚合物GDTA的研究为前提,使用偏浓度法进一步研究了GDTA在活性层中的具体分布,同时结合接触角的计算得出,GDTA主要分布在给受体界面处。以上研究为未来的更有针对性的设计合成自由基聚合物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效率,目前单节器件的效率已经突破了18%。其中,与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吸收光谱以及能级更匹配的宽带隙聚合物给体材料的分子设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以二噻并[2,3-d:2’,3’-d’]苯并[1,2-b:4,5-b’]二噻吩(DTBDT),以及苯并[1,2-b:4,5-b’]二噻吩(BDT)作给电子结构单元,以二噻并[3
环氧树脂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耐高温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增材制造、工程建设、生产制造和生命医学等领域。但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日晒雨淋等环境变化及外界刺激下,材料内部会产生微裂纹,有些裂纹很难被外部仪器检测,进而在长期使用中对环氧树脂的性能及安全使用带来潜在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将动态共价键引入环氧树脂中使其具有自修复性能。其中,动态酯键自修复是在高温条件下,酯键在催化
目的:构建符合甘肃省省情、可及、可用的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甘肃省制定农村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对策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计量学分析:系统检索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9设计资料提取表,对纳入研究的发表特征、研究特征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和编码,使用VOSviewer 1.6.10软件进行作者、关键词的聚类分析。(2)定性系统评价:系统检索中外文数据库,纳入村卫
目的:(1)分析空气污染物及气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死亡的影响;(2)初步探讨空气污染物与气温的协同作用,分析不同气温条件下空气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差异;(3)进行综合风险评估,构建空气健康风险指数(Air Health Risk Index,AHRI),综合评估多种空气污染物和非适宜气温所造成的健康影响。方法:收
随着航空航天的发展,空间摩擦学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的兴趣。卫星以及空间站所处的外太空环境具有强辐照、低温、微重力和真空的特点。在真空环境下,由于解吸附作用,相互作用的物体表面往往无法通过形成氧化层或污染层来降低摩擦,因此导致较高的摩擦系数,真空环境下由于缺乏空气,对流基本上失去作用,摩擦热也无法通过气体对流带走,导致摩擦界面温度急剧升高易发生黏着,甚至出现冷焊现象,这就要求服役于真空环境下的材料具
目的:为新时代加强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体系与预警能力建设,构建甘肃省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开展了深入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系统梳理、分析部分发达国家及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体系研究热点及研究现状,以期为甘肃省提供经验和参考依据。结果:1)从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体系发展现状及应对新冠疫情表现来看,结果表明多部门协同合作、多渠道监测
目的:通过纳米氧化镍(NiO NPs)建立两个实验模型,即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和A549细胞胶原沉积模型,深入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EG3(lncRNA MEG3)、Hedgehog(Hh)通路和自噬在纳米氧化镍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包括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镍染毒组(0.015、0.06、0.24 mg/kg),染
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如低成本、重量轻、灵活性和易于加工等,被认为是实现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最有希望的候选者。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主要基于给体(Donor,D)和受体(Acceptor,A)的二元体异质结构(Bulk-Heterojunction,BHJ),并通过设新型材料结构、使用添加剂、改善界面和优化形貌,使单结电池器件的
背景:当前,禽畜废弃物污染形势较为严峻。厌氧发酵作为一种资源化技术对于处理禽畜废弃物具有促进环境保护和实现资源回收的双重优势,然而将禽畜废弃物应用于厌氧消化仍存在着抑制风险过高及资源化效率偏低的问题,且禽畜废弃物最佳负荷水平尚无定论,有机负荷指标差异造成横向比较困难。目的:整合不同有机负荷分层指标,明确禽畜废弃物在厌氧消化体系中最佳负荷水平,引入生物炭作为促进剂以提高反应器性能和废弃物资源化效率,
目的非药物戒烟干预作为烟草依赖治疗重要的方式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析非药物干预的研究现状和证据空白,比较不同非药物戒烟方式的效果,调查居民对非药物戒烟方式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实施非药物戒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1)证据图谱: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取非药物戒烟效果的系统评价,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PRISMA和AMSTAR-2工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