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念是一种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注意一刻接着一刻的当下经验的特殊意识状态(Brown& Ryan,2003),而正念训练(Mindfulness Training,MT)则是用以达到这种正念状态或获得这种正念技巧的脚手架(Kabat-Zinn,2005)。正念训练主要包括静坐、身体扫描、观呼吸、正念行走等技术。早期正念训练旨在缓解慢性疼痛、改善个体身心健康;后逐渐用于研究和改善个体的认知功能、成瘾行为等领域。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e,MPD),又称为手机成瘾(Mobile PhoneAddiction)或手机过度使用(Mobile Phone Overuse),是一种由于过度使用手机而形成的成瘾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手机依赖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使其正常生活受到消极影响。 研究在探究手机依赖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水平、手机渴求和抑制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积极的训练方法,对手机依赖大学生的依赖行为进行积极干预,从而降低其手机依赖水平。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 研究一对本校的530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问卷施测,对问卷得分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筛选出手机依赖者50名,非手机依赖者35名参与研究一的行为实验。通过完成抑制功能任务、手机渴求测量任务和正念心智觉知度量表,考察手机依赖者的抑制功能、正念水平和手机渴求的特点。研究二针对手机依赖大学生,展开两种积极干预研究,分别比较这两种干预方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效果,并与非干预组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一:(1)手机依赖水平与一般抑制控制能力相关。与非依赖组被试相比,手机依赖组被试的一般抑制功能更差,手机相关抑制功能也有更差的趋势。(2)与非依赖组被试相比,手机依赖组被试的手机渴求水平更高,正念觉知水平更低。 研究二:(1)正念训练提高了手机依赖者的正念水平(2)正念训练有效降低手机依赖者的手机依赖水平和渴求水平。(3)与积极对照认知行为疗法比较,正念训练有效减少了手机依赖者的手机使用时长。 本研究对手机依赖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水平、手机渴求和抑制功能特点进行了探索,并采用记录手机使用时长的APP作为衡量被试手机依赖水平的客观指标。同时对手机依赖大学生进行两种积极训练方案的干预,结果发现正念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均可以降低手机依赖者的手机依赖水平,并且与认知行为疗法比较,正念训练最终减少了手机依赖者客观的手机使用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