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ntou_2001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突发性多样化的灾害事件频繁发生,沿海城市作为一个海陆交错的地区,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沿海城市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带。此外,沿海城市承载着大量的人口、集中了大量的经济,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研究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致灾因子论盛行后,灾害的风险研究不断的受到重视,作为灾害风险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脆弱性评价研究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对沿海城市进行脆弱性评价研究对其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脆弱性进行评估的研究中,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不同学者或机构对脆弱性及脆弱性概念的理解,以及国内外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的进展情况。其次,本文在所确定的脆弱性评价理念和思路的指导下,构建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再次,本文以辽宁省沿海六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本文致力于提高沿海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方法,对沿海城市进行脆弱性评价研究。本文以辽宁省沿海六市为研究对象,广泛借鉴国内外灾害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从自然、经济、人口和环境设施等方面筛选指标,构建沿海城市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辽宁省沿海六市进行脆弱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沿海六市中,葫芦岛市、锦州市、丹东市为高脆弱区;营口市为中脆弱区;盘锦市和大连市为低脆弱区。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总结沿海城市脆弱性的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地下管网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担负着信息传输、能源输送等基础工作。目前绝大多数城市采用传统人工管理方法已难以满足管网实际需要。由于管线大多埋于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影响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耕地资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其合理管护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产生活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如何实现耕地资
要对入境旅游市场进行开发,必须以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作为科学依据。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及入境旅游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了所有影响入境旅游需求
学位
一直以来,提高地图这种空间认知工具的信息传输能力是地图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当地理信息系统出现后,计算机从以前单纯作为制图设备,转变成为地图的一种载体,电子地图出现。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