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促进二元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效应研究——基于费—拉模型的拓展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其背后反映的深层次的经济结构矛盾也不断地凸现出来,俨然二元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转换已关乎到我国经济能否保持稳定、持久增长。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必然对二元转型产生影响。因此,系统且深入地研究金融发展促进二元转型的动力机制,不仅有利于丰富现有的经济理论,还为金融发展政策的合理制定提供了基础依据。然而,既有的金融发展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对二元转型过程中的金融发展问题鲜有研究,即便费-拉二元经济模型对金融市场有所涉及,但遗憾的是,他们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实物流”视角进行的考察。值得说明的是,与传统的观点不同,本文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仅从促进二元转型的角度看,农村的净资金流出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跨部门调整。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首先对费-拉模型中金融发展作用做了详细地阐述,在此基础上,规范地提出金融发展促进二元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其内在内在机理是:从金融资源的跨部门流动角度看,促进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推-拉互动机制构成了二元转型过程中金融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一过程流动优化了资金的空间配置,从而有助于二元转型的顺利推进。其次,本文在加入市场不完全的更具实的约束条件后,分别提出“在市场完善的标准瓦尔拉斯经济中,金融发展对二元转型具有促进作用”和“金融发展对二元转型的促进作用则将随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两个假说。  在实证研究上,本文选取了能较好反映我国现实经济基础的二元经济结构和金融发展变量,且构建合乎逻辑的计量模型,就假说一的证明,本文主要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协整检验方法对1978-2011年全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JJ协整检验和VEC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不论从长期均衡或短期波动来看,农业资金的净流出均显著地促进二元转型,且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不是农资净流出的原因;就假说二的证明,本文利用动态差分GMM计量方法对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影响二元转型的总效应对市场化进程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具体的是,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地弱化市场磨擦,进而改善和强化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转型促进效应。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所引申出以下四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现有的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大多对应于经济发展数量,因而,重构经济二元转型和金融发展评价指标显得尤为重要;二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和平衡财政支农与农资外流之间的关系,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金融均衡发展;三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资源利用率;四是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弱化金融发展促进二元转型机制链接的摩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网络经济学、环境科学、互联网技术等许多领域都产生了数据的大规模增长现象,社会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作为一种信息资本和数据资源将对国家治理、政府决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