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框架下广东—东盟贸易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东盟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双边贸易至今已扩大近四十倍。双方自2002年签订《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起筹建双边自由贸易区,各项关税规则自2010年开始得到较为完整地适用,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正式建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位于“CAFTA升级版”之起点的广东具有关键的战略地位;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也是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议题下的重要研究目标。面向“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本文从广东作为区域经济体和国家经贸战略执行者的角度出发,梳理和评估CAFTA框架的建立和未来发展给广东省带来的贸易效应。先以RCA指数、TCI指数及TII指数阐明广东—东盟的经济一体化基础,即量化双方在产品出口竞争力、产业结构互补性及贸易紧密程度方面的情况;最后根据广东省同世界33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历年贸易数据,构建引力模型定量研究CAFTA框架下,广东与东盟的贸易创造效应与转移效应;将实证结果作为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一制度安排的依据,提出更为符合广东发展利益和国家战略需要的经贸发展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研究得出:广东省同东盟六国均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TCI>1),东盟是广东重要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供应地,同时是以机电业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对象,这表明广东省与东盟密切的经贸合作,其根源在于商品进出口结构的互相需要,CAFTA框架是重要的推动力而非决定性因素。而同时广东与东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又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双方存在重叠的优势产业,纺织、机电、机械运输设备等行业在第三方市场上形成激烈竞争,构成一体化阻力。计量结果罗列了包括GDP、汇率、人均GDP差值、距离在内的双边贸易影响因素及各自的影响力因子,而作为虚拟变量的CAFTA框架则明显地促进了广东与东盟的贸易紧密度,对广东省的整体贸易扩大效应达到56.6%。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促进广东东盟贸易的相关政策。政府应在国家战略的基础上,以经济体的角度,推动切合自身利益的经济一体化;同时优化产业技术导向,建立广东同东盟的经贸对话机制,以产业内贸易和服务贸易为发展方向,利用国家各项利好措施,协调关键产业互补性发展,优化双边贸易结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的成熟与深入,主题式的特色居住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丰富多彩的主题性景观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精神上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主题式居住区
漆艺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历史悠远又极具特色的艺术,到了当代,漆艺不仅仅作用于器皿,不仅仅追求实用和修饰作用,更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来表现,它独有的使用方式和材质上的
建筑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追溯至7000年前,建筑除了它所具有的实用性功能外,还被赋予艺术审美、艺术观赏的功能。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形成与建筑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建筑
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来,中国城市房价的高速增长,已成为抑制我国居民消费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从两个个方面对我国房价影响居民消费进行研究:第一,本文运用2002-2009年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关注,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中心问题,因此,国家和地方对农村、农民、农业一直高度重视。此时,与三农密
[目的]研究和鉴别农药微乳剂和纳米乳剂,使用阴离子和非离子复合乳化剂,通过改变其组分用量,分别制备了5%阿维菌素微乳剂及其纳米乳剂。[方法]用激光光散射粒径测定仪,考察了
<正>今年,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目标,以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重点,眼睛往下看,重心往下移,拓宽文化共享的渠道
<正>在当前亚太地区大量自由贸易安排涌现,一体化和碎片化趋势均在上升的情况下,亚太自贸区符合亚太各经济体的共同利益,尽管难度较大,却是区域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今年是
11月4日-10日,应成都市旅游协会和成都文旅集团邀请,我参加了“震后成都日本旅游推广”活动。活动期间,我不仅目睹了成都的熊猫线路、三国文化、温泉、养生、宗教等旅游产品受到
期刊
<正> (一) 汇率以两国货币之间的价值比率为基础,随供求变化而相应升降。因此,认识汇率变动原因的基本点,在于把握影响供求关系背后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经济的,也有非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