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素有“白色瘟疫”之称。我国属于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列世界第二位。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核心是及时发现和彻底治愈结核病人。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涂片阳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结核病死亡率为9.8/10万,全年龄组结核病感染率为44.5%。结核病在我国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核病不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结核病的流行阻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大量的人口流动是21世纪世界结核病控制的难题之一。流动人口结核疫情高,病情重和流动性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已对结核病的控制构成威胁。在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兼顾流动人口数量,本研究选取山东省的青岛、东营、滨州、烟台、潍坊、临沂、济南7城市作为样本地区,从上述每市抽取1-2个非全球基金流动人口项目县(市、区)作为研究现场,共对12个县(区)进行了调查。在抽中的每个样本县中,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25-30名,共计314名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资料由山东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所统一编码整理,组织人员进行录入,经检查数据无误、无遗漏后,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的内容包括:(1)样本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等),经济来源情况;(2)流动人口结核病人对结核病及相关政策的认知、态度;(3)流动人口结核病人发病及治疗情况;本研究对流动人口结核病人的基本情况、结核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后,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假设检验,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可能的流动人口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之后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求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流动人口结核病人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力度不够。肺结核病人在患病后主动寻求防治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比例较低。2.肺结核病人初次误诊率很高,初次检查出是肺结核病的仅为52.87%。3.流动人口结核病人平均就诊延迟18.84天,其中就诊延迟天数超过15天的占40.76%,自述就诊延迟的原因依次为为:没有意识到是结核,工作忙,没有时间,经济困难。4.每周工作6天及以上、家庭收入较低、无医疗保障、贫困户/低保户、初始症状较轻是发生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每周工作天数、初始症状严重程度、有无医疗保障、距离乡镇卫生院的时间是就诊延迟程度的影响因素。建议:1.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治疗政策的宣传,增强人们的防痨意识,以提高可疑结核病患者就诊的积极性。2.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实施医疗救助,合理调整医疗机构布局以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就诊意愿。3.重视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对广大流动人口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给予特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