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我们深深体会到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性。目前,我们对西方文化相对了解颇多,但西方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却知之甚少。因此,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准确地引入到国外的文化中去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桥接两种语言的恰当的翻译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有关翻译对等的讨论经常可以见之于各种论文、期刊、甚至书籍中,足见这一问题受到译者的大力关注。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译者所做的工作便是克服这些差异,在两种语言中寻求最大程度上的对等物,以准确传递信息。这样看来,“对等”这一翻译理论或原则(我们甚至可以称它为方法)在翻译中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即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对等翻译的重要性。隐喻是英语语言里的一个重要语言形式,具有形式和形象多样化的特点,其翻译的难度也比较大。翻译活动如果不遵循这一原则,交流或交际就无法进行,不论是笔头上的还是口头上的。然而译者所争论的也正在于此。争论虽一定程度上利于学科建设,但关键是我们应如何看待某一理论。全盘接受或是全盘否定都不利于这一理论的良性发展,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理论。 同时,本文通过对隐喻翻译的认知研究,结合在隐喻翻译方面对等研究和框架理论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达到改善文章透明度的目的,使人们发现面纱背后灿烂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