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春季开汛期年际变化、成因及预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候雨量指标定义了福建春季开汛期,利用1960~2008年共49年福建25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建立了1960~2008年福建春季开汛期序列,使用相关、功率谱、小波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对近49年来福建春季开汛期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还研究了它与后期福建各地降水量的关系;同时还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HADISST的海温资料,从前期、同期的海温场、位势高度场、海平面气压场、风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各个场开汛偏早年和偏迟年进行合成分析,对影响福建春季开汛早晚的因子有进一步认识,最后通过相关分析方法找出福建春季开汛期的预测因子,并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得到以下一些结果。   福建春季开汛期的定义:每年13候(3月第1候)开始(包括13候),如连续3候的雨量总和大于或等于气候年平均候雨量的3倍,且此连续3候中的第1候雨量大于或等于气候年平均候雨量,则定义该候为春季汛期开始。   福建春季开汛多数在三月份开始(占85.7%),少数在4月开始(占14.3%)。1970年代后期是福建春季开汛期由偏迟向偏早转变的过渡期;而1980年代初期以后,福建春季开汛期又呈推迟趋势。   福建春季开汛期与福建中北部地区的春季降水量、内陆地区的春夏季降水量、全省的3月降水量存在显著的反相变化关系,与中南部地区6月降水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分析福建春季开汛偏早(迟)年前冬(12~2月)大气环流背景,发现:1)前冬东亚大槽中心偏强槽底偏浅,东亚冬季风偏弱,华南~福建为较强的偏南风是影响福建春季开汛偏早的直接原因。2)前冬东亚大槽中心偏弱槽底偏深,东亚冬季风偏强,华南~福建为较强的东北风,不利于水汽输送,福建春季开汛偏迟。3)福建春季开汛偏早年前冬印度洋~太平洋有类El Nino事件的海温异常,西风漂流区东半部海温明显偏低。4)福建春季开汛偏迟年前冬东南太平洋、热带北太平洋东部海温明显负异常,西风漂流区东半部海温明显偏高。   福建春季开汛期预测模型研究方面,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福建春季开汛期预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具有潜在的应用意义。
其他文献
致灾暴雨的预报预警是气象预报中高难度的问题之一,多年来,暴雨预报的研究都试图更清楚地认识暴雨发生发展的机制,从而给出合适的预报方法,我国江淮地区河流众多、年降水量充沛,季
大部分热带气旋(简称“TC”,下同)进入中纬度地区都会发生向温带气旋的转变。这一变性过程常使TC再度增强,并造成强降水和大风,酿成灾害。西北太平洋的中高纬度地区是全球TC发生
随着我国酸雨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北方城市降水化学组成的特征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选取了北方两个城市的降水化学资料,对呼和浩特市和西安市的降水化学组成、时间变化和
本文利用2008年1月10日-2月2日地面观测、探空资料以及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应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对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冻雨过程进行统计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引发
本文先利用1981-2002年东北地区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然后分区域平均和单站点分析了东北地区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
本文利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DOAS)对南京江北地区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并结合国家标准和DOAS自身的质控特点及统计学分析方法制定了较为可靠的观测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获得具有代表性
今年“两奖”审核委员会的使命已经完成,“两奖”的评选工作也已经结束。改革评选机制的诸多举措是否成功、是否有效?能不能达到既定目标?还应该着手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这一
本文利用东北地区26站夏季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51~2008年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异常(PDO)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东北夏季气温存在着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教师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我在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