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肝脏受到致病因素的损害时,会引起肝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被称作肝功能异常(Hepatic Insufficiency)。肝脏自身的代偿机制往往能够代偿轻度的损害,如果损害比较严重而且广泛,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胆汁的形成和排泄障碍及出血倾向等肝功能异常改变,称为肝功能不全。我国是肝病大国,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感染、化学药品中毒、胆道阻塞、血液循环障碍以及肿瘤等。肝病种类按照发病机理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病和非病毒性肝病,病毒性肝病包括由5种肝炎病毒引起的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病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病、药物或毒物性肝病、新陈代谢异常性肝病以及脂肪性肝病。这些不同来源的肝病将导致肝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无论是慢性肝病患者还是肝脏肿瘤患者,及时、准确的肝功能评估能对临床治疗策略、治疗效果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国内虽无肝功能评估的“金标准”,但是各种肝功能评估方法层出不穷。临床常采用简便易行的肝功能评分进行初步评估,例如Child-Pugh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评分、前白蛋白-胆红素(prealbumin-bilirubin,mALBI)评分是在2015年由日本学者提出的肝功能评分模型,二者相比其他评分模型简便易行、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证实钆塞酸二钠(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用于肝功能评估,但其肝功能评估结果与ALBI评分、mALBI评分间差异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以Gd-EOB-DTPA增强MRI、ALBI评分以及mALBI评分为肝功能评估方法,探讨其评估结果的差异,拟进一步证实Gd-EOB-DTPA增强MRI可用于评估肝功能,有助于临床肝功能不全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目的:本研究围绕Gd-EOB-DTPA增强MRI评估肝功能的可行性,探讨其局段性肝功能评估结果与ALBI评分、mALBI评分间的差异,并计算Gd-EOB-DTPA增强MRI诊断不同肝功能受损患者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经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研究伦理委员会通过。共筛选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接受1.5T Gd-EOB-DTPA增强MRI的检查者36例纳入本次研究。入组者均收集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资料,然后据其依Child-Pugh分级、ALBI评分以及mALBI评分进行肝功能分组。所有入组者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均测量增强前肝实质的信号强度(SIpre)和肝细胞特异期肝实质的信号强度(SI肝脏)、竖脊肌的信号强度(SI肌肉)、门静脉的信号强度(SI门静脉),计算相对强化程度RE肝、RE肌肉以及RE门静脉。然后(1)观察所有入组者的人口统计学、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不同肝功能组间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2)比较不同肝功能组间肝脏各段RE肝差异;(3)比较肝左、右叶RE左叶、RE右叶在以ALBI评分、mALBI评分为标准划分的不同肝功能组间差异;(4)比较以肌肉和门静脉作参照物的RE肌肉、RE门静脉在以ALBI评分、mALBI评分为标准划分的不同肝功能组间差异;(5)比较RE肝、RE肌肉以及RE门静脉在肝细胞特异期诊断不同肝功能组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1)不同肝功能组间实验室检查指标诸如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前白蛋白以及P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种肝功能分级组间(Child-Pugh分级、ALBI评分以及mALBI评分)多数甚至全部肝段RE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RE左叶、RE右叶随肝功能的变化而变化,但二者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4)不同肝功能组间(根据ALBI评分或mALBI评分进行分组)各肝段RE肌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肝功能组间(根据ALBI评分或mALBI评分进行分组)部分肝段RE门静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ALBI评分或是mALBI评分进行分组时,RE肝、RE肌肉以及RE门静脉均能诊断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受损组,RE肝、RE肌肉能够诊断轻度肝功能损伤组与中重度肝损伤组。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可作为局段性肝功能评估的影像学方法,它能够同时提供解剖学和功能学信息,可采用相对强化程度RE肝、RE肌肉以及RE门静脉作为评价指标,但RE肝、RE肌肉可能比RE门静脉更合适。本研究尚处于临床试验的阶段,许多相关机制及详细分级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