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博弈情境条件下过度自信对大学生的投资收益影响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典经济学理论对人们的判断和决策进行研究时,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倾向是一直以来最稳定的发现。过度自信虽然是非理性因素,但是具有适应性作用。因为个体通过认知自己所有的一些良好品格方面优于他人,而在一些不良品质上不如他人的错觉,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欺骗是过度自信行为的一种信号显示机制,它有利于个体被发现,从而使得个体在资源争夺博弈中提高期望收益与适应性。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相关信息的搜寻、加工和处理基础上(Feldman,1988),当决策出现在人与人之间,即出现了博弈行为。经典投资博弈任务作为可以探究收益的工具被本文使用。有文献指出信息的不完全性可能会导致经济效率损失,根据该观点,本文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作为研究的关键变量,同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投资方式,模拟现实投资环境,探究大学生主体出现过度自信时的收益状况。本文将信息类型引入实验,通过两个不同情境,即静态情境和动态情境下研究了两种不同过度自信类型的被试在进行投资任务时的收益差异,探讨了不同博弈情景条件下,过度自信和信息类型的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究也有助于理解不同过度自信水平的大学生在收益偏好,对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预实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验证了过度自信的存在。实验一采用静态情景下投资博弈范式,探究不同过度自信状态和不同信息状态对投资博弈任务收益的影响。实验二采用在动态情景下的投资博弈范式下,探究不同过度自信状态和不同信息状态对投资博弈任务收益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预实验验证了在积极反馈条件下,被试会稳定出现过度自信特征:而在消极反馈条件下,被试会出现非过度自信特征。(2)在静态情境中,过度自信被试的收益大于非过度自信被试的收益。但是在不同信息类型条件下,两者收益没有差异。(3)在动态情境中,在不同信息类型的条件下,过度自信被试的收益大于非过度自信被试的收益。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4.0的快速发展,大型焊接系统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焊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一种跨度为14.8m焊接用桥式主梁为研究对象,为了满足焊接精度,桥式主梁的最大
目的制备壳聚糖包裹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探究其作为磁共振T2造影剂的体内外显影能力。方法共沉淀法制备出柠檬酸改性的Fe3O4纳米粒子;利用碳二亚胺法将壳聚糖分子链上的-N
"互联网+"环境下为传统旅游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旅游者消费方式、行为不断发展转变,旅游业需求不断朝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随着旅游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
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地区近几年的定配眼镜监督抽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目前该地区定配眼镜行业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提高眼镜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从不同研究视角对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综合评述,以便为进一步探索企业核心能力形成规律提供有关借鉴和参考。
论述一种混料机的自动称量系统的控制过程,并对其称量误差进行分析,给出称量过程的控制曲线、测量链,同时阐述系统精度的构成,并深入研究粗加料与精加料两个阶段的分切点设定
通过分析软土地基上道路拓宽所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裂缝等病害,从软土地基沉降入手,结合软土地基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比较合理的路基拓宽处
随着地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仪器的出现对地质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利用岩石的岩性标志进行沉积环境识别是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