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创作总是遵循着一定的思维逻辑所开展,而这种思维逻辑的产生可以来源于一种纯粹的数理关系,一种抽象的文学意境,或者一种文脉与地缘的情感归属等等方面。建筑形态作为创作的成果,应该是其创作逻辑的外在表现,然而当代建筑创作环境下呈现出的建筑形态却良莠不齐,建筑逻辑性也模糊不清,反观其设计过程也是一种无章可循下的偶然所得。本文的研究便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希望对一种充满逻辑性与秩序性的建筑创作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骨架建筑以其结构触发形态的动态生成方式,在结构逻辑与秩序的限制下,产生的建筑形态拥有清晰的自证性,成为本文所选研究对象。通过对众多建筑案例的一步步筛选,最终建立了一个由113项具有骨架化表达倾向建筑作品的样本,从而展开本文的具体研究与论述。 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对该建筑样本进行多角度切片式剖析,去探寻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属性、历史来源以及存在和发展的多重诱因,通过进一步对骨架建筑创作倾向进行分类整理,使该创作倾向的图景完整的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以结构触发形态的视角对典型案例进行推演,对其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解析,使骨架建筑由结构到形态的生成过程不断地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