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SRCW)是以钢框架梁柱作为外围构件承担结构重力和大部分倾覆弯矩,而内填RC剪力墙分担大部分水平剪力的一种双重抗侧力组合结构。这种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SRCW)是以钢框架梁柱作为外围构件承担结构重力和大部分倾覆弯矩,而内填RC剪力墙分担大部分水平剪力的一种双重抗侧力组合结构。这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优越,在日本早期曾经投入工程应用,性能表现良好,然而结构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SRCW的研究理论尚不成熟,其工程实际应用也很少,在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然而这种结构体系具有很好的研究空间和应用前景。本文在SRCW结构体系研究课题的背景下,提出了钢框架内填剪力墙由现浇改为预制墙的做法,并应用ANSYS有限元程序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内填预制墙的SRCW结构的连接构造和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这一课题中,目前已经完成较多对不同形式SRCW结构的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文中首先总结已有研究结论,提出预制墙与钢框架的连接设想,并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得出预制墙代替现浇墙是可行的,不过连接构造措施对结构性能有重要影响,之后对墙体的连接进行了构造设计,对不同连接方式下的结构模型应用软件模拟分析,经过不断完善改进,最终得出了结构合理的连接方式,并提出施工建议方法,最后对预制墙结构模型进行了承载力分析。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发现,内填预制墙SRCW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分工明确,剪力墙承担90%以上的水平剪力,钢框架承担80%以上的倾覆弯矩。本文的研究丰富了SRCW结构体系理论,对修订国家相关规范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由于建筑功能及特殊工艺需要,钢筋混凝土框架变梁变柱异型中节点(后简称“异型节点”)广泛出现在大型大跨结构中。异型节点的抗震性能不同于常规节点,需要专门研究。本文完成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非饱和土的应力理论研究)和延安新区建设项目(延安新区高填方的渗流-变形研究)为依托,以非饱和土力学为基础,以笔者改进升级的非饱和土三轴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很多管道由于耐久性不足而时有坍塌、污水外泄事故发生,造
航空运输作为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效益和便利。民用机场在航空运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我国机场大规模的兴建,机场的选址
建筑结构经常遭受地震、风荷载等的作用,结构在多重荷载的作用下,不仅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而且会危及人的生命。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截止到2008年
目前各种人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环境振动及其治理在土动力学和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亟需解决。而人工振动主要是由地基将振动从人工振源向周边环境传播的,地基引起的周边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的混凝土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为全部建筑材料用量的70%。但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却要释放大量的CO2,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温室效应”。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降低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混凝土的碳排放是势在必行的。由于混凝土的碳排放主要来自普通硅酸盐水泥,因此,减少混凝土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用量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本研究提出以CO2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提出预碳化法制
开缝组合钢板墙是在钢板剪力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本文对大宽厚比开缝组合钢板墙进行试验研究,改进措施为对预制混凝土板增加面外约束以防止墙板的整体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