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功能性便秘文献回顾及畅清方治疗食积内热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luck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对近10年小儿功能性便秘文献进行检索与回顾,了解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现状,总结小儿功能性便秘证型分布、治法及用药规律,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的选方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拓展临床思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2.临床研究:观察畅清方治疗小儿便秘(食积内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回顾:通过检索关于儿童功能性便秘近十年的文献共216篇,对儿童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型分布、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文献研究。2.临床研究:对72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食积内热型便秘患儿进行研究。对照组(36例)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组(36例)予畅清方,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后第2、第4周及第8周随访,观察两组在改善食积内热型便秘患儿症状、中医证候情况。结果:1.文献回顾:通过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回顾性文献研究,得出食积内热型为小儿便秘最常见中医证型,其次为食积证、脾虚气弱证、脾虚证,口服汤剂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2.临床研究:(1)治疗组与对照组单证候积分差值组间比较:治疗2周时,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粪便性状、排便疼痛、唇红、面赤、舌质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时治疗组中医症状治疗前后积分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时两组患儿中医症状:小便黄赤、胃钠、夜寐、脉象、舌质、舌苔治疗前后积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积分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4周,停药后2周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4周,停药后2周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畅清方治疗组病例共36例,其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2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病例共36例,其中临床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3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食积内热型为小儿便秘最常见中医证型,其次为食积证、脾虚气弱证、脾虚证,口服汤剂为最常用的便秘治疗方法。2.畅清方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对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内热型)均有治疗作用,畅清方疗效优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可显著改善大便干结、排便疼痛、排便困难等便秘主要症状,降低复发率。3.畅清方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均对便秘次症均有缓解作用,其中畅清方疗效更优,尤其对于食积内热型便秘患儿小便黄赤、胃钠、夜寐、脉象、舌质、舌苔等次症具有缓解作用。4.畅清方可显著改善便秘造成的排便疼痛困扰,体现了畅清方“消、清、通、润”的用药特点,注重调畅气机及六腑通降,是治疗小儿便秘的有效方剂。
其他文献
目的:1、观察鹿红方对冠心病阳虚血瘀证心衰患者血清VEGF、IGF-1、B NP变化,观察鹿红方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证候、心功能、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的影响,研究鹿红方对冠心病阳虚血瘀心衰患者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制。2、观察鹿红方对Sca-1+心肌细胞旁分泌以及对心肌细胞内PI3K/Akt通路影响,分析其促进乳鼠心肌细胞增殖的机制,为鹿红方治疗心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临床试验:收集符
研究目的1.评价重度EMS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分析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EMS相关不孕病理机制提供研究方向。2.筛选重度EMS相关性不孕症患者卵泡液中特异表达的蛋白,研究其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3.从卵母细胞质量这一研究方向,探索内异方治疗EMS相关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通过大样本回顾性队列研究,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照组)和不同类型重度EMS相关性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单精注射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强心方对于舒张性心衰(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上海市中医医院心病科住院部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11月1日收治的符合中医辨证分型“心肾阳虚”证,且西医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的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或治疗组。对照组予培哚普利片4mg,口服,每天一次+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口服,每天一次,若患者出现明显水钠储溜症状时,则加
目的:采用候选基因研究方法,运用基因组学技术,通过多位点遗传关联分析,探索NAFLD发病的易感基因位点及其基础核心证候-脾阳虚证的基因组生物标志物,并结合基因多态性和代谢危险因素,建立并评价NAFLD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基于自主建立的上海浦东张江地区NAFLD“病-证”研究队列及“病-证”生物样本库,从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张江地区采集汉族人群,采用以社区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在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缓解内脏痛敏中的作用机制。方法:TNBS灌肠诱导IBS大鼠内脏痛模型,给予足三里(双)、三阴交穴(双)电针刺激干预(强度1m A,频率2Hz,波宽0.1ms),15min/次,1次/日,共1周。运用病理形态学、行为学、逆行示踪、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探讨DRG中P2X7和P2Y1受体介导电针缓解内脏痛敏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结果:电针明
目的: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将邵长荣教授矽肺治疗经验应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由治疗矽肺有效经验方化裁而成化纤煎应用于IPF治疗。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价化纤煎治疗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IPF的临床疗效。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观察化纤煎冻干粉溶液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观察其对TNF-α细胞因子和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探讨化纤煎治疗IPF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实
目的:分析血管因子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的相关性。观察芪骨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骨代谢标志物及循环水平血管因子的变化并分析其治疗作用,从体内体外实验探讨芪骨胶囊促成骨成血管效应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一般情况调查、记录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测量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运用ELISA法检
目的1.观察隔药饼灸对CD大鼠相关炎性因子和炎性通路以及自噬相关指标的影响。2.阐明隔药饼灸通过调节PI3KC相关信号通路,抑制CD大鼠结肠组织过度活化的自噬的相关机制,为隔药饼灸治疗CD的局部效应提供科学依据。3.观察隔药饼灸对CD大鼠血清外泌体中mi RNAs的影响并对自噬相关差异mi RNAs进行验证,进一步探索隔药饼灸治疗CD的整体效应。方法1.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隔药饼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肝组织血管和胆管的数字化病理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病因慢性肝病的数字化病理特征,分析胶原与管腔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变化形式,阐明乙肝肝纤维化进程中血管与胆管特征性的变化;并通过分析乙肝肝纤维化逆转人群与未逆转人群的数字化病理特征,阐明血管与胆管在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分析中医不同证型间数字化病理特征的差异,阐明中医对乙肝肝纤维化证型分类的科学意义及证型间数字
目的拟通过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在评价针刺申脉、照海穴对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试图探索申脉配照海穴治疗慢性失眠是否基于阴阳跷脉。为进一步探索针刺调节睡眠觉醒障碍的中枢机制,在证实针刺效应的基础上,观察针刺申脉、照海穴对失眠大鼠中枢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临床试验:150例慢性失眠患者以1:1: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对照组、申脉配照海组、申脉配筑宾组、金门配照海组、金门配筑宾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