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罗·奥斯特《日落公园》中的不确定性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奥斯特被视作是美国最杰出、最具创新精神的小说家之一。到目前为止,其已先后发表了十六部小说、五部传记、两本诗集,以及大量的书评和影评文章。自2010年《日落公园》出版以来,评论家们一直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阐释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小说的主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性别研究和空间身份建构等角度的讨论也十分深入。尽管《日落公园》被认为是一部后现代小说,但是该小说中的不确定性,这一后现代小说主要特征,却很少受到评论者的关注。本文运用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理论,对《日落公园》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叙事、人物塑造以及主题上的后现代特征解读作者特殊写作手法背后的意图。论文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简单介绍保罗·奥斯特及其作品《日落公园》;回顾了自《日落公园》问世以来中外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评论,并指出鲜少有人运用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来解读《日落公园》,进而介绍了后现代理论,包括后现代主义的简要回顾以及伊哈布·哈桑和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后现代理论;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小说情节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通过聚焦转换、时空的不确定、混乱故事线和开放式结局体现出来。第三章探讨了人物形象的不确定性。小说中的诸多人物有着矛盾而又多面的性格。文本中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模糊性揭示了作品人物的不确定性。通过后现代写作手法,奥斯特意欲表明,人类身边的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是不确定的,想要准确认识世界几乎是不可能的。第四章讨论了小说主题的不确定性。传统的小说都有其苦心孤诣的明确主题,而奥斯特在用创新的手法创作出不确定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时候,难以让读者得到一个确定不变的统率全文的主题。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本篇论文通过对小说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的分析,一方面揭示了后现代社会的混乱与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希望摆脱传统写作方式的束缚,追求自由和创新,以及对个人和社会在时间,爱情,生活和命运的不确定性的深刻关注。同时,本文也为小说《日落公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视角,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去理解它。
其他文献
通过现场井况、断口形貌、材料的化学分析、力学性能等因素分析了Φ127钻杆内螺纹接头纵向开裂机理,确定了失效原因,即接头在斜井段与井壁的激烈摩擦是裂纹起裂的原因,提出了
药物引起的肝损伤(DILI)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临床上DILI的首选解毒剂,但是NAC必须在DILI发生后相对短的
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素质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素质教育发展也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高校共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加强房地产企业统计工作的认识和实施,加强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管理过程中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
集约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电力物资管理工作朝着标准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介绍了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及其优势,并提出了加强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会议
随着新课改的发布,我国的教育模式放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的重点从理论转向了实践。教学的中心也由教师变成了学生。但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我国的阅读教学还是以课堂传统教,
浙江素有文化艺术大省之誉,这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从古至今,浙江先民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不仅记录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对生命、宇宙的体悟,
介绍住宅现制水磨石地面的设计方法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