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LED生产和封装技术的不断提高,LED光源被广泛的用于各种照明领域,尤其是汽车照明领域。不同于传统照明光源,使用LED进行照明需要进行二次光学设计以满足照明要求。现有的汽车前照灯光学系统包括远近光分离式光学系统和远近光一体化光学系统,其存在体积大、不利于自适应转向系统的设计、远光低照度等问题。因此,研究更紧凑、高照度的一体化LED汽车前照灯光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非成像光学设计和自由曲
【基金项目】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B010123004,2017B010112003,2020B010171001);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4046021,201905010001); 中山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9AG014,2019AG042,2020AG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LED生产和封装技术的不断提高,LED光源被广泛的用于各种照明领域,尤其是汽车照明领域。不同于传统照明光源,使用LED进行照明需要进行二次光学设计以满足照明要求。现有的汽车前照灯光学系统包括远近光分离式光学系统和远近光一体化光学系统,其存在体积大、不利于自适应转向系统的设计、远光低照度等问题。因此,研究更紧凑、高照度的一体化LED汽车前照灯光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非成像光学设计和自由曲面设计理论,提出了3种基于非对称双自由曲面透镜的一体化LED前照灯光学系统设计方法,所研制的3种一体化前照灯光学系统各有优势,均满足国家标准。一体化前照灯设计的主要工作包括目标面区域的照度划分、确定LED出光角度和目标面点的映射关系、根据法向量迭代法得到非对称双自由曲面透镜离散点坐标、离散点导入三维软件建模、利用光学软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反馈调整、得到满足国标的非对称双自由曲面透镜模型。针对各光学系统设计了散热器进行散热,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所设计的散热结构进行散热仿真,确保芯片热量可以很好的散发。在仿真的基础上,为其中的两种光学系统开模制作了光学样品,利用车灯测试系统对一体化车灯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很接近,满足国标,同时光斑色温稳定、光学系统体积小、远光的照度得到了提高,所提出的3种前照灯构造方法均可用在汽车照明领域。
其他文献
我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关系到结构抗震安全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结构和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建设如火如荼,结构体系和结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目前,各国抗震设计规范推荐采用反应谱法来计算结构地震响应,并以此作为抗震设计的依据。反应谱法计算简便,且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地震动的随机特性,可以满足大部分规则结构的抗震分析需求。然而,反应谱法存在若
近年来,柔性显示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快。聚酰亚胺(PI)由于具有优异的透明、质轻、柔韧等优点,被认为是柔性显示基板的理想材料。但柔性显示行业对材料的光学透过性要求非常高,传统的芳香族PI材料颜色较深,呈现出黄色到深褐色,尚不能满足要求。鉴于此,本文采用含有脂环结构的单体制备半芳香族PI,有效削弱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减少电子转移络合物的形成,得到光学透明度更高的PI薄膜,并在此基础上将具有增强、增韧作用
当前,基于显微视觉的精密测量技术在微纳操作、MEMS元器件性能评估和全场应力-应变测量等研究中已被广泛使用,是当前精密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为成像工具,针对柔顺微纳操作工具设计、模型验证和性能评估中急需的高精度微位移/形变测量需求,展开了如下研究:(1)针对SEM成像中像散所导致的图像模糊及测量精度降低问题,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将越来越严重,我国因驾驶员操作不当、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高达数十万起,为了使人们的出行、生活方式更加智能化,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需求的前提下,避免人为因素对出行带来的不良后果,无人驾驶车辆能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将来车辆发展的必然趋势。感知、规划、控制作为无人驾驶车辆最重要的三大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着重于轨迹规划和轨迹跟踪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碳中和、碳达峰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负荷监测通过建立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让电网能够感知各类用电负荷需求量,能够提高电网的供电效率和社会的经济效益,能够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根据负荷总功率计算某类负荷的分解功率。随着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功率分解误差降
近年来,有机光伏电池(OPV)凭借着低成本、轻质量、可通过溶液加工制成柔性器件以及可实现工业卷对卷大面积印刷等诸多优势深受学者们的青睐。最近,基于单结本体异质结(BHJ)型器件报道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经突破18%,基于顺序层积工艺加工得到的layer-by-layer(Lb L)型器件效率也超过17%。然而,这些高效率的OPV的活性层组分大都是采用氯仿(CF)、氯苯(CB)以及邻二氯苯(o-
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料之一,是仅次于石油的全球贸易商品,据国际咖啡组织报道,2017年全球大约有960万吨咖啡产生。随着全球咖啡消费不断提高,咖啡渣产量也在急剧增加。咖啡渣作为咖啡产业最大副产品,往往作为固体废弃物被焚烧或填埋,不恰当处置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资源浪费。此外,咖啡渣中含有多酚,咖啡因以及一些有机酸,直接丢弃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面对如此巨量的固体废弃物,探索咖啡渣的资源化
生物气溶胶传播、持续的环境破坏和空气污染,让生命健康与空气质量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也推动着空气过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纤维滤材是空滤技术的关键,滤材内纤维相互搭接、缠绕构成纤维网络的同时,形成了相互连通的扭曲孔道。滤材的这一特性,使其能让空气有效通过的同时,捕获空气中包含的污染物。然而基于通量实验优化滤材的方法已经无法快速应对社会、工业对高性能滤材的需求,为了提高新型滤材的开发和生产能力,迫切地需要
中子星是宇宙中最致密的天体之一,是研究高密度核物质性质的天然实验室。对中子星的研究不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高密度核物质,而且还能促进核物理以及粒子物理的研究。由于中子星的半径只有10 km左右,而且距离地球十分遥远,因此对中子星性质参量进行精密观测变得十分困难。但随着观测设备灵敏度的提升,这一难题逐渐得以解决。双中子星合并引力波的观测打开了中子星观测的新窗口。根据LIGO(激光引力波天文台)等最新的预
近年来,随着我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开展,绝大部分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然而,部分水体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偏低、氮硫等污染物浓度较高,导致水体存在返黑返臭风险。因此,我国未来黑臭水体治理的重心将转变成对修复后黑臭水体水质的长效保持,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强化河道生态的原位自净功能。由于种植沉水植物能够有效改善水体DO环境,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从而加强系统对外源污染的耐负荷能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