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在变应性鼻炎小鼠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1028399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中的作用,以及AR和支气管哮喘之间的联系。方法6-8周BALB/C小鼠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AR小鼠模型;免疫荧光双标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R小鼠和正常对照组小鼠鼻粘膜中DC的分布及形态;取C57B/L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未成熟DC,Hoechst33342荧光标记后,注射入小鼠鼻粘膜下,追踪注入的DC在两组小鼠鼻粘膜及肺脏中的分布,采用免疫荧光双标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其表型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AR组小鼠打喷嚏和挠鼻次数明显增多,鼻粘膜上皮纤毛紊乱脱落,固有层内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炎性细胞浸润。AR组小鼠DC主要分布于鼻粘膜上皮层和固有层,而且主要处于成熟状态。正常对照组小鼠鼻粘膜内未见或罕见DC分布。于两组小鼠鼻粘膜下注入Hoechst33342荧光标记未成熟DC,AR组注入的DC分布于小鼠鼻粘膜固有层和上皮层,而且转化为成熟状态,在一例AR小鼠的肺脏切片中发现有注入的DC,主要分布于支气管粘膜旁及肺间质内;正常对照组注入的DC主要分布于小鼠鼻粘膜上皮层,主要保持未成熟状态,小鼠的肺脏切片中未发现有注入的DC。结论DC可能在小鼠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以及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爱在左,情在右,在研修的日夜,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潛心学习的众人,对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思品教育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有了深入的理解和直接的感受。专题讲座、案例讲解、作业赏析、名师专家点评指导、同行同事交流探讨,都让我受益匪浅。  原来的教学,只是完成了知识的传播,对于能力的培养和价值引领
《学记》中说:“善教者,师逸而功倍。”多媒体教学,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集听、视、触觉等感官于一体,不仅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开发智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个性,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多媒体教学,能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研究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理解、新的结论、新的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传统教
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内容已经基本摆脱了"繁、难、多、旧"的弊病,要求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信息已经大为减少,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提供了可能,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知识的能力等提供了时间,真正把学生当作了培养成对历史具有一定兴趣和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对象。  历史教育工作者向受教育者传递历史知识信息的是学校历史教学的基本功
摘要: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性 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助于
摘要:新课改的推广是在充分尊重高中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新课改承认每个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通过新课改的实施,我们要培养每个中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新课改明确规定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现象。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做了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作者对语文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有效课堂活动,对于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激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论述了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意义,其次,对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进行了一番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 有效课堂活动 设计 组织  当前,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同时,还大大增强了英语教学效果,帮助教育者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过,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