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全国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浪潮,近年来,上海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迅速,取得了系列成绩,有效缓解了部分养老服务压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成效,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模式的系列梳理,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良性发展提供思路。论文紧扣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模式这一核心要素,综合采用访谈调研法、系统模拟仿真法等方法,从模式核心概念的界定、模式发展现状、模式发展感受度评价及模式优化提升等方面,对上海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进行了由表及里的多层次研究。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对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剖析,对上海市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全面把握,并尝试从运营方、监管方和操作过程三方面对其显露的运营管理问题作出解释;论文第二部分聚焦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服务“增产”、“增能”和“增效”的要求,基于灰色人口预测下的床位及工作人员数量需求缺口和问卷调研背景下涵盖多元服务的服务质量满意度供需测评,为下文公建民营机构运营模式的优化提供方向;随后,为深刻揭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服务中各方主体及各环节的关系和作用机理,论文第三部分依托现有发展基础和供需态势积极构建上海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模式的系统模拟仿真系统;论文第四部分基于前文调研和模拟仿真提出上海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城企联动”适度普惠“激励型”模式,并从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管理等维度为上海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模式的优化路径提出思考;论文第五部分则针对上述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模型,针对性地从法律法规建设、主体权责、市场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上海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模式的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目前上海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发展基础良好,但仍面临制度前后端衔接漏洞和内生动力不足两大困境。为此,上海应积极构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城企联动”适度普惠“激励型”模式。紧抓普惠核心,通过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方式、监督管理等四大环节优化升级,从资源投入、审核招标、运营管理、监督检举、绩效考核以及评估反馈六项环节入手,综合理顺政府部门、开发投资商、养老运营机构、老人群体和行业协会五个参与主体权责,从而有效缓解上海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压力并促进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