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的规划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w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山地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分散组团空间布局的规划策略,具体则从分析快速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山地城市分散发展的动力因素与形成机制入手,在综合吸取我国山地城市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发展中的现实挑战与困境进行归结,最后通过借鉴相关理论和分析规划实践得出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的规划策略。研究过程遵循“调查现状——分析成因——提出对策”的方法论,旨在探索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发展的规划策略,指引山地城市既符合当下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有别于平原城市的有效空间结构组织形式,以提高山地城市化发展质量,补充和优化山地城市学理论,从而通过城市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来推动山地城市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本文包含五个主体部分的内容,具体为:  第一部分,研究山地城市分散发展的动力因素与形成机制,从城市系统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总结,得出两者相互耦合作用下山地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发展的由来,为分散组团发展的理论借鉴和规划策略研究提供研究视野。  第二部分,综合研究山地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与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具体城市发展案例为证,论述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山地城市空间分散组团布局的现实图景,意在承接本文所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与依据,更进一步得出本文的论证意义。  第三部分,从多个现实发展层面得出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的挑战与发展困境,如用地空间、交通问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以及城市风貌与特色危机等,为下文引出本文的理论借鉴与策略求证。  第四部分,在山地城市学理论基础上,通过糅合精明增长、山地TOD、生态城市、城市形象理论、城市经营等多个理论方法和理念,借鉴衍生出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发展的相关理论,以此作为论证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规划策略的理论支撑和研究依据。  第五部分,重点提出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发展下的规划策略,以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发展的问题导向和理论借鉴为基础,在具体解析山地城市案例过程中提出可行的规划策略,用来指导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山地城市规划。  最后总结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再次整理本文研究的结构脉络,对山地城市分散组团空间结构的后续研究提出展望与期待。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大面积推行,作为乡村理论建设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实践作品与研究文献常见于诸多期刊论文,多位学者从多角度对其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美丽乡村地
伴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悄然来临,国家政策全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倾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自2003年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后,有关社会主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城市空间重构与转型的重要时期,毗邻城市的空间协调及受其影响而凸显出来的空间联系特征相当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城市之间的联系与
学位
过去20年中,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使城市空间急剧扩展,引发了城市空间无序、城市内部环境恶化、结构性用地不足、土地利用低效化、城市空间特色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开始向城市外围和郊区急剧扩张,郊区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前沿阵地。外来人口
随着高中教育的逐渐普及、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布点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大背景下,学校的扩建、合并、重组等现象的层出不穷,由此迎来了高中建设的新高潮,整合了大量资源的超
历史文化地段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保护与建设能够在城市更新中发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当前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建设的话语权,多以占据主导地位的专家学者从自身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造园历史悠久,植物种类繁多,栽植经验丰富。随着2014年青奥会的临近,南京城市绿化建设备受关注。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最大的绿地系统,在改善城市
自从2002年David Berson等人发现人眼的非视觉生物效应(Cirtopic effect),光对人类生物节律作用机制和健康照明应用的研究逐渐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白光LED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