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移动通信设备和便携式数据存储、处理设备不断涌现,设备之间可靠、即时、便捷的互联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这种即时的数据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在十米左右的范围内传输数百兆,乃至上吉比特的数据,比如HDTV。出于对便捷性的考虑,人们更关注采用无线的方式实现这种数据传输,而目前的无线传输技术(Wi-Fi,蓝牙等)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由于可以以极大的带宽提供极高的数据速率,并且设备尺寸小,功耗低,成为高速无线个域网(WPAN)的备选方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超宽带技术基于时域窄脉冲技术,然而FCC发布超宽带频带规范时并没有限定调制方式,因此产生了多种实现方案。其中WiMedia联盟提出的基于OFDM技术的MB-OFDM方案,频谱配置灵活,易于适应不同地区的频谱规范,得到了众多厂商的支持。目前MB-OFDM方案已经完成了最初版本的标准制定,由于MB-OFDM方案最初目标是取代有线的USB传输,设定的最高数据率为480Mb/s,不足以支持HDTV等高质量的多媒体应用,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本文主要考虑采用自适应传输以及与多天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系统性能的方案,主要完成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按照WiMedia联盟制定的标准搭建了MB-OFDM系统的仿真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自适应传输机制得到了自适应的MB-OFDM系统仿真平台。2.考虑到超宽带系统的传输环境以及FCC对超宽带系统发射功率的严格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误码率最小的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仿真表明采用该算法的自适应MB-OFDM系统与固定传输方式的MB-OFDM系统相比在10-4的误比特率时有至少2dB的增益,并且性能改善随着速率的增大而增加。在这种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特分配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又得到了一种简化算法,两种算法的性能仿真对比表明简化算法在降低了复杂度的同时没有带来太大的性能损失。3.在MB-OFDM系统中加入了多天线传输结构,建立了采用Alamouti发送分集系统以及空间复用的MB-OFDM系统,并分别在这两种系统下通过仿真比较了采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比特分配算法的自适应多天线系统与固定调制的多天线系统的性能。结果显示在误码率为10-4时,速率为480Mb/s的Alamouti发送分集系统采用自适应传输能够获得大约2dB的信噪比增益。在MIMO空间复用系统中,自适应传输对性能的提升更加显著,在480Mb/s时能达到10dB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