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27通过靶向于抗增殖蛋白抑制脂肪干细胞分化及线粒体功能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o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抗增殖蛋白(PHB)是维持脂肪细胞分化和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关键蛋白,但是PHB在脂肪形成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尚不明确。microRNA(miRNA,miR)是一类通过结合mRNA,对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小分子编码RNA,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本研究通过转染慢病毒过表达miR-27、PHB,经典激素鸡尾酒法诱导脂肪干细胞(ASC)定向分化,检测分化过程中miR-27、PHB、相关脂肪形成标志物的表达以及线粒体结构功能上的变化。目的在于探讨miR-27对脂肪形成的影响,确定miR-27靶基因,以阐明miR-27对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肥胖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方法:  1、诱导剂(胰岛素、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吲哚美辛)直接定向诱导ASC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在分化第0、1/2、1、2、4、7、14天提取RNA分析miR-27a、miR-27b、PHB及脂肪形成标志物(PPARγ、aP2)的变化。  2、培养ASC细胞,当细胞密度为30%时,以转染慢病毒Lenti/miR-Control作为阴性对照组,实验组过表达miR-27a和miR-27b三天后,诱导ASC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在分化第0、1、4、14天提取细胞蛋白质、RNA分析PHB、脂肪形成标志物(PPARγ、aP2)的变化,以及在第0、14天检测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3、构建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HB及其突变型(删除6个与miR-27结合的碱基)的质粒。以转染慢病毒 Lenti/miR-Control作为阴性对照组,实验组过表达miR-27a和miR-27b。一天后分别转染Lenti/UTR-Luc/Blank(空白对照)、Lenti/UTR-Luc/PHB、Lenti/UTR-Luc/PHB-mut,两天后检测各实验组 ASC细胞荧光素酶活性。  4、以转染慢病毒Lenti/miR-Control作为阴性对照组,实验组过表达miR-27a和miR-27b。一天后转染Lenti/GFP(空白对照)、Lenti/PHB,两天后促ASC分化,观察PH B可否修复受抑的脂肪细胞分化。  结果:  1、诱导剂诱导ASC细胞分化后,与对照组(第0天)相比,分化第2天开始PHB及脂肪形成标志物PPARγ、aP2的mRNA水平明显上升,同时miR-27a及miR-27b随分化进行持续降低。  2、过表达miR-27a或miR-27b后,与对照组(miR-Control)相比,分化过程中PHB、PPARγ、aP2的蛋白表达降低。  3、慢病毒转染Lenti/UTR-Luc/PHB、Lenti/UTR-Luc/PHB-mut于已预先过表达 miR-27的 ASC细胞,与对照组( Lenti/UTR-Luc/Blank)相比,实验组Lenti/UTR-Luc/PHB的 ASC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而 Lenti/UTR-Luc/PHB-mut未受影响。过表达PHB则可修复由miR-27引起的脂肪形成减少。  4、与对照组(miR-Control)相比,分化14天后,接近20%过表达miR-27a或miR-27b的ASC细胞线粒体结构破坏以及功能受损。  结论:  1、诱导剂(胰岛素、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吲哚美辛)可直接定向诱导ASC分化为脂肪细胞。  2、miR-27a和miR-27b可抑制ASC脂肪细胞分化。  3、PHB是miR-27抑制脂肪分化的作用靶点,过表达PHB可修复由miR-27引起的脂肪细胞分化抑制。  4、脂肪形成过程中miR-27可引起线粒体结构变化及功能障碍。
其他文献
高度近视是指眼屈光度>-6.00D的屈光不正状态.高度近视可仅作为其他疾病,特别是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的一种伴发症状,这些疾病各自均有不同的遗传方式和致病基因/位点.但通常意义
当今各国都提倡节能环保,并鼓励对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自由感应加热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热技术,不仅能够节能,而且又能环保,符合各国的发展理念。本文研究的课题是基于FPGA的自由感应加热智能控制技术,在我国追求智能化、一体化的商业大环境下,该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自由感应加热技术更加高效可控,具有很强的应用研究价值。本论文在深入研究自由感应加热技术的基础上,结合FPGA高效的数据处理功能,设计并实现了
高温严重威胁世界范围内水稻等作物的生产安全,其中水稻开花期遭遇高温是减产的主要原因。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高温对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因此,水稻耐高温品种的筛选和培育,耐高温基因克隆、鉴定和解析以及耐高温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获得的一份苗期具有耐高温能力的粳稻中花11背景的突变体为材料,对其进行花期耐高温能力表型的鉴定。在开花前一天进行40℃15d的高温处理后,野生
豆类植物种子贮藏蛋白是人类膳食蛋白的三大来源之一,对于动物蛋白来源供应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但是大多数豆类贮藏蛋白缺乏某些人类必需氨基酸,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另外,已鉴定的一些植物过敏原也属于豆类贮藏蛋白。因此,豆类贮藏蛋白品质亟待改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蛋白品质,提高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降低其过敏原性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为克隆花生贮藏蛋白基因我们建立了花生未成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