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大股东的股权特征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zg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股份公司的股权通常非常集中,第一大股东往往会利用其控制权将上市公司“掏空”,而其他股东很难对这种行为实施监督。如果企业具有一个较有影响力的第二大股东,我们认为可能会减轻这种代理成本,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所以本文想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来探讨第二大股东是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的。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将大股东的股权性质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本文按照La Porta等( 1999 )提出的终极产权理论,并借鉴刘芍佳等(2003)及徐莉萍等(2006)对大股东股权性质的分类,根据所有权的实际行使主体把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性质分为七种类型,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地方所属国有企业、私有产权、外资企业、金融机构以及高校。由于后三种类型控股的企业只占4%左右,为了使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只研究前四种类型控股的企业。在对前两大股东的股权性质作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前两大股东的股权特征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以理论假设为基础,并以我国2004年和2007年所有只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均值比较和非参数检验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并非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程度越强,企业价值越高,而关键是前两大股东的实力相当,即不可为“一股独大”;不同性质的第二大股东在不同性质的第一大股东的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中的表现明显不同;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企业业绩得到显著的提高。
其他文献
该文提出一种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基于改进的紧缩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PASTd)的中频信号盲信噪比估计算法。将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引入到PASTd中,使计算得到的特征向量相
用熔融接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蜡接枝聚丙烯酰胺(PPW-g-PAM),用红外光谱、化学滴定法对接枝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表征。讨论了单体、引发剂、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考虑到单目摄像头成本低廉且应用广泛,若通过单目摄像头作为传感器的
研究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棉花产业经济将呈“四个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以及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命题。即:棉纺产能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将不可逆转,棉花消费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