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CPT频标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25659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核磁共振技术和原子频标在各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对其实验仪器的设计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对于核磁共振波谱仪来说,为了满足实验者各自不同的实验想法和要求,就需要自行开发设计出适合个人实验要求的核磁共振波谱仪。对于原子频标的电子学系统来说,不仅需要能够完成频率的精确鉴相和锁定的功能,而且还需要实现设计的小型化。因此本文针对这些要求,将FPGA应用到这两个领域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FPGA在核磁共振波谱仪中数字化射频发射机以及原子频标中的CPT铷原子频标的数字控制部分展开。本文首先认真分析了核磁共振数字化发射机以及之后可能扩展出的其他基于FPGA的设计模块与CPT铷原子频标的数字伺服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FPGA与主要的外围设备的接口设计上提出了一套设计方案。在这个基础上再针对各自内部需完成的不同的功能,分别进行了具体的设计。核磁共振数字化发射机要求射频源不仅具有快速频率、相位和幅度的切换能力,同时还要求能够灵活精确地控制各种单脉冲或脉冲序列间的间隔时间。我们将FPGA作为系统通信与控制模板与DDS芯片之间的通信接口,利用FPGA内部内嵌的块RAM资源作为存储设置DDS的波形数据、以及来自ARM7的各种逻辑控制命令的缓冲RAM,通过对DDS芯片的控制得到了所需射频信号,同时利用其丰富的逻辑门资源得到不同时间分辨率的触发信号用来触发定时器的记数,实现了对各种射频脉冲序列间隔时间的精确控制;CPT铷原子频标的数字伺服部分要求能够完成频率的精确鉴相和锁定的功能。我们利用FPGA对DDS、DAC、ADC进行正确的时序控制以及信号的内部计算和处理,实现了直流/微波扫描和锁定的功能。本文对这两方面设计均做了各自的实验测试和时序仿真,验证了各自需实现的功能,给出了仿真波形和实验结果。本论文中在基于FPGA的基本设计框架下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况可实现接口的灵活切换,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整个设计的周期。
其他文献
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措施,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和引导的作用,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作为国有企业,央企的稳健性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
由于现在的核动力装置的设备和系统十分复杂,性能与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并且,核动力装置的强耦合性、非线性和动态特性不同的特性,使其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随着核
核电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它与火电以及其他清洁能源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核电也有缺点:由于核物质的放射性,导致核反应堆的安全性一直是业界关注
非能动安全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旨在提高核电站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新概念,当核反应堆处于失水状态时,利用堆芯补水箱(CMT)内含硼水的重力特性对堆芯进行非能动注水,实现
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立项,作为中子探测的实验装置――中子散射谱仪的研究也非常必要。反散射谱仪(Backscattering spectrometer)是一种用于散裂中子源上的中子散射谱仪,它
目前进行的大亚湾中微子测量实验中,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担了中微子载钆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光响应测量和对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源的研制工作。我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
调查了解贫困县如何在财政困境中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其管理经验,走出自己的道路,对县级尤其是贫困县保平衡、保发工资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请看来自丹凤的报道——丹凤县属山
核电站机组建设成本高昂,系统组成复杂,对运行安全要求极其严格,致使许多实验不适宜在实际电站中进行。因此,运用仿真技术对实际电站机组运行过程进行模拟,成为一种公认的安全而有
铌合金与不锈钢工件的焊接问题是核工业中所遇到的异种金属焊接的热点问题之一。因为二者的性能差别较大,所以通常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焊接,如爆炸焊、真空钎焊、电阻焊和真
换料方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优化问题。本文采用整数规划方法分别对CANDU型重水反应堆换料优化问题和直接优化方法在压水堆堆芯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