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α,β-不饱和硝基烯烃为原料由膦催化一步法合成1,3,5-三芳基取代苯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ms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造新的碳碳键一直有机化学研究的重点,而构造芳环更是在合成复杂氨基酸、肽、天然产物及设计大分子中常用的手段。   多取代的苯是非常有用的化合物,而呈C3对称的1,3,5-三芳基苯更由于其特殊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药物、照相技术的感光材料以及合成共辘星状芳基聚合物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同时它也是一类很有潜力的电致发光有机分子材料和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引入某些功能官能团后的三苯基苯可以作为进一步构筑树枝状大分子和各种聚苯化合物的核心功能模块。   本论文参考文献方法并对其加以改进,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三芳基苯,并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反应使用廉价易得的有机膦作为催化剂,以不同的硝基芳烃为底物,一步法合成了产率客观的1,3,5-三芳基苯。   我们发现,三丁基膦是硝基烯烃[2+2+2]环加成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对于多数硝基烯烃都能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顺利得到相应的环三聚产物,最高产率达92%。与现有的金属、非金属催化环三聚反应相比,本论文的亮点是:既不需使用复杂的金属催化体系亦能得到一般非金属催化难以得到的良好产率。   对反应机理的探究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通过对反应中间体的捕获及分离测定,提出了合理可信的理论,涉及相关的空间位阻及电子效应,这符合方法学的初衷。
其他文献
生物传感器是由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生物传感器凭借其设备简单、易于携带、测试成本低廉、检测快速方便、结果灵敏可靠以及易于实现原位活体检测等优势,跻身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DNA荧光传感器便是其中一种。DNA荧光生物传感器通过DNA生物传感器将目标物的信号转换成荧光信号进行输出和检测,进而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将生物传感器的特
纳米科技近年来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计算领域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发展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方法的不断改进,在量子化学、
学位
快速、廉价、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小分子与蛋白质,与疾病相关的特征DNA序列以及重金属污染物是现代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DNA
1991年Gratzel研究小组首次利用纳米技术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为利用太阳能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主要由导电玻璃、多孔纳米TiO2薄膜、染料、对电极和电解质五部分组成。本文主要分两部分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解质和染料合成作简单综述和研究。一、本文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首先以咪唑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合
【摘要】团扇扇面设计集中承载着团扇审美中的意境和风韵,当代手工艺者对其图案和纹样的探索一直不曾停歇。吴冠中先生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之路,他绘画作品中抽象点、线、面、构成形式与中国传统绘画写意手法相结合的美学创新,对团扇在扇面图案设计上有着启示性的意义。尝试在团扇扇面设计中融入吴冠中绘画图形元素和美学思想,能够更好地探索传统工艺团扇扇面设计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从而使其保持旺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