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执行偏差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目前,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相关概念辨析,法律制度改善,市场失灵研究,管理员队伍监管,社会监督,农田环境保护,消费者行为引导等方面,但从政策执行方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在国内较少。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管、评估、终结等各个环节中,政策执行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桥梁,是检验公共政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来说,只有各项政策都得到很好的执行,才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才能有利于我国农业的长久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笔者将研究视野锁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执行。本文以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主线,从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等四个方面,解释中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为什么在执行中容易走样。政策目标难以度量、政策不完备、生产者犯错等等,给了执行者扭曲政策、谋取利益的机会。本文主要分为四章。导论主要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和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理论。第一章到第四章主要通过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理论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执行偏差,从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改革建议。第一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政策的综述,找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政策和激励政策不足的偏差,并提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体系的途径。第二章分析政策的执行主体,主要存在执行机构之间的融合度差、执行者认知差异以及利益驱动等问题,提出通过大部制改革,加强部门间的协调。第三章分析政策的目标群体,由于生产者的“理性经济人”特性和分散经营,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了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度低,必须提高生产者的组织水平,提高政策的宣传力度等。第四章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执行面临的外部环境,提出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安全信息系统等措施。
其他文献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
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会影响到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占用重症监护病房,延长住院时间,增加额外的医疗花费。本文针对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病因、症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成本管理系统的开发必须考虑基础成本控制活动和客户的需要,但是在当前的经营环境中,还必须考虑竞争,也就是说,企业产品的成功实际上涉及到三种要素:成本、客户和竞争.本文从
以减小机床导轨的误差为研究对象,采用材料力学的方法分析导轨精度下降的基本原因,指出了温度变化和外力作用下对导轨精度的影响,分析了机床导轨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产生的误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取得的一项重要财产,它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将其视为“命根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形式。随着我国城
目前 ,我国产险险种结构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制约险种结构调整的因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 ,适销险种少 ;产险险种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优化”,即优化险种结构、优化险种特色和优
山地蔬菜在山区致富一方百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华市山地蔬菜是浙江省山地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华的山地蔬菜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正步入加速发
茶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影响力与重要性,正在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关注点的提高,而日益增加。中国茶叶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是茶叶在世界上的起源之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民可支配收入实现了大幅度的增加,30年增长了31倍,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以不断改善。不过与之相伴随的则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2007年已经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