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alis)雌性不孕不飞絮,是适应东北寒冷地区的人工杂交良种。山新杨的转基因研究将为培育高抗速生的杨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在园林绿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小檗碱桥酶是小檗碱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具有典型的黄素蛋白氧化酶特性。本研究以山新杨为试材,依据本实验室已构建的山新杨与棘孢木霉和链格孢菌互作的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并克隆了小檗碱桥酶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19C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37064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alis)雌性不孕不飞絮,是适应东北寒冷地区的人工杂交良种。山新杨的转基因研究将为培育高抗速生的杨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在园林绿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小檗碱桥酶是小檗碱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具有典型的黄素蛋白氧化酶特性。本研究以山新杨为试材,依据本实验室已构建的山新杨与棘孢木霉和链格孢菌互作的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并克隆了小檗碱桥酶PdPapBBE53(Gen Bank登录号:MN445357.1)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表达模式和响应胁迫的表达调控分析,构建了pROK2-BBE53过表达载体并以农杆菌介导法成功转入山新杨,获得过表达株系(K2-5A和K2-8E),对PdPapBBE53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克隆并得到了PdPapBBE5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属于黄素酶家族,全长1593 bp,ORF编码530个氨基酸,存在两个保守结构域“FAD_binding_4”和“BBE”。亚细胞定位预测PdPapBBE53蛋白最可能在细胞外(包括细胞壁);预测PdPapBBE53蛋白为稳定亲水性、有跨膜结构的分泌蛋白;PdPapBBE53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2.26%,延伸链占23.96%,β折叠占5.47%,无规卷曲占38.30%;三级结构预测其在GMQE值最大条件下,与拟南芥4ud8.1.A模板的一致性最高。蛋白结构域预测显示与PdPapBBE53同源性较高的蛋白序列均具有3个高度保守基序。构建系统进化树表明:PdPapBBE53与KAG6794189.1(毛白杨)的亲缘关系最近。2.通过qRT-PCR技术研究了6周龄山新杨组培苗中PdPapBBE53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未处理组中PdPapBBE53在茎尖、叶、茎和根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成熟叶中表达量最高;3种非生物胁迫环境中,根内PdPapBBE53表达量均上调,且在盐、碱胁迫下具有显著差异,推测PdPapBBE53受盐、碱和高渗透压胁迫调控;5种生物胁迫环境中,PdPapBBE53在叶中均下调表达,在根中除金黄壳囊孢菌胁迫外均上调表达,推测PdPapBBE53极有可能在抵御生物胁迫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种植物激素处理下,PdPapBBE53的表达量仅在JA诱导后的根中显著上调,ABA及SA诱导下的不同组织部位表达量均显著下调,推测PdPapBBE53参与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PdPapBBE53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3.重组构建了PdPapBBE53过表达载体pROK2-BBE53,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野生型山新杨叶片,获得山新杨PdPapBBE53过表达株系(K2-5A和K2-8E)。对山新杨K2-5A和K2-8E株系进行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基因协同表达、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K2-5A和K2-8E株系具有较大的生长优势,光合作用能力增强。K2-8E和K2-5A株系成熟叶(7叶)中PdPapBBE53、HRGP、WAK、WRKY22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的3.22和1.74倍,52.03和22.76倍,57.35和45.34倍,1.65和0.93倍。PdPapBBE53在成熟叶中表达量最高,与HRGP、WAK、ERF34、WRKY22基因共表达来应对各种胁迫。并且山新杨离体叶片与成苗应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K2-5A和K2-8E株系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优于野生型。由此推测PdPapBBE53基因具有参与山新杨应答逆境胁迫的调控功能。总之,山新杨小檗碱桥酶PdPapBBE53基因在提高过表达植株生长特性和提高其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细叶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观赏价值高,药食同源,具备较强的抗性,是植物抗性育种的重要亲本。DREB转录因子是AP2/ERF家族的主要成员,广泛存在于拟南芥、水稻、烟草等植物中,在应对非生物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细叶百合(根、鳞茎、叶)转录数据筛选出12个DREB转录因子,命名为Lp DREB1-Lp DREB12,并对其生物信息学及不同胁迫下不同组织中的~5表~2达模式进行了分析;选择并
自施莱廷格创立图书馆学至今,我国的图书馆学已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体系。理论作为各学科发展的基石,在科学研究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统计分析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理论应用情况,对揭示当前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理论应用概貌及构建图书馆学学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归纳总结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相关成果,发现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尤其是相关成果中关于理论
露地菊为新的地栽小菊品种群,它适应环境强、易于粗放管理、花繁茂等特点成为了秋季景观营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植物材料。对菊属抗胁迫基因的挖掘和对观赏类菊花的改良有着重要的作用。植物micro RNAs是一类长度为20-24 nt的非编码s RNA,能够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胁迫应答和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理过程。是植物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应对胁迫发挥着关键功能。但关于露地菊的miRNA在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植物是生态体系中的生产者与供给者,在生态平衡中必不可少的,其观赏性高,环保性强等优良特性在现代社会中能为人们创造经济价值。我国植物种类丰富,仍有多种优良的植物资源未被发掘,因此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已成为植物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神农香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var.aromaticum)是一种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有开发前景的珍贵野生植物资源。神农香菊对生境要求苛刻,其生
目的1.明确CD147是否能够调控内皮细胞功能来参与血管新生;2.明确CD147调控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是否通过Akt-FoxO3a信号通路实现。方法1.实验分组,第一部分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培养基)、CD147激动组(培养基+重组CD147蛋白)、CD147抑制组[培养基+重组CD147蛋白+CD147 小干扰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阴性对照组(
[目的]探究ACSS2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方法](1)基于UALCAN数据库中数据库分析ACSS2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分析胰腺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ACSS2表达水平的差异,结合临床患者的病理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随后进行电话随访上述胰腺癌患者并进行生存分析。通过Western blot检
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是一种具有较强非生物胁迫抵抗能力的野生花卉,是百合抗性育种的重要资源,也可应用于园林景观中。本研究以细叶百合为试验材料,通过Na Cl模拟盐胁迫,探索细叶百合的耐盐阈值,测定盐胁迫下各个部位的离子动态;对盐胁迫下细叶百合的叶和根进行转录组分析,鉴定细叶百合响应盐胁迫的主要途径和关键基因;从转录组中筛选到LpNAC14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农杆菌介导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研诚信,推动我国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和常态化,首先必须对所有的科研资料和数据都进行治理,加强对科研工作原始记录的管理,规范对科研资料的治理和审计工作。随着我国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等各领域和行业层面的数据密集型研究模式兴起,科研数据治理成为一个新时代的重要课题。高校科学研究沉淀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如何使这些科研数据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资源,如何为学校的决策以
芒颖大麦草(Hordeum jubatum L.)是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广泛的生态适应性,花序绿色或微紫色、质地轻盈柔软呈云雾状,具有极佳的观赏效果。同时,芒颖大麦草适应能力强、管理粗放,在园林绿化中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适合作为良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植物,在北方生态修复和城市绿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作为盐生植物的芒颖大麦草具有高耐盐性,其根系可以吸收和积累大量盐分,降
土壤高盐度威胁着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研究植物耐盐机制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露地菊(Chrysanthemum×grandiflora)是在引种地被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和北京小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的基础上,通过杂交及航天搭载选育的地栽小菊品种。目前已有其在耐盐性生理方面的研究报道,但还未见短期盐胁迫转录组测序方面的研究。作为抗性较强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