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研究--以微博和微信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xh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通过社交媒体参与到与大众的互动之中,许多国家政府部门已经对社交平台信息进行归档实践且取得一定成效,社交平台信息归档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档案部门的重视,但尚未制定具体的规范和规定。因此,笔者对微博和微信这两大主要社交平台上信息的归档为例对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进行研究,分析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的客体和主体、方式和时间,确定其归档范围、密级、保管期限,并对其归档流程进行了梳理。
  首先,笔者从我国社交媒体信息的电子文件属性、凭证价值、参考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对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理论上和技术上对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列举和介绍了国外相关实践,说明了我国社交媒体信息需要进行归档且对其归档是可以实现的。
  然后,笔者根据以微博和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体信息的内容及其涉及的机构和我国电子文件归档部门来确定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的客体和主体,并根据电子文件归档关于归档方式和归档时间方面的规定来确定我国社交媒体信息的归档方式和时间。
  再次,笔者从档案属性标准、社会需求标准、相对价值标准三个方面对以微博和微信为主社交媒体信息价值进行鉴定,并结合《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其他专门文件归档范围的规定、以微博和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体信息的特点对其可归档范围和不可归档范围进行了确定;根据我国档案密级相关规定和我国法律条文中关于隐私权的相关规定,对以微博和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体信息的密级进行确定;对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制定以微博和微信为主的社交媒体信息档案保管期限表,对微博、微信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了规范和界定。
  最后,笔者对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的流程——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移交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分析和梳理。
  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涉及很多领域且我国暂未出台具体的政策来对其进行规范,笔者主要就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归档客体和主体、归档方式和时间、归档范围、密级、保管期限表和归档流程进行分析、梳理和确定,试图对我国社交媒体信息归档提供一定的思路。
其他文献
档案信息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源泉。档案机构只有不断更新服务观念,优化档案信息传播媒介,才能更好的实现档案价值。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行为习惯均发生转变,更加注重信息的多样性、时效性和获取方式的便捷性,而传统的档案信息传播方式已难以适应用户的信息需求变化。因此,社交媒体和档案信息传播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众多社交媒体中,微信凭借其独特
学位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促进社会创新,带动经济发展[1],世界各国政府致力于推动政府数据开放,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信息资源公开、公共利用等理念也深刻地影响了档案领域,为了让档案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也纷纷通过建设地方档案信息网站,公布开放档案目录等方式,保障群众获取开放的档案信息。档案开放工作得到档案领域的普遍重视,但同时仍缺乏对档案开放服务的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数量剧增,信息的价值也越来越高,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在信息的海洋里,政府拥有超过80%的信息资源,将这些信息资源公开可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为公众了解政府行为提供了直接途径,也成为了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越来越注重行政工作能力的提高,努力追求行政效率的优
数字档案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战略性信息资源,承载着维护社会记忆的完整、传承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使命,是我国档案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未来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数字档案资源的共享是档案部门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是对原有档案信息服务一种升级,进一步深度挖掘和激发了潜在的档案信息价值,对档案事业的转型发展和现代档案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
学位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对于中国的教育体系来说,国际(留)学生的培养是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强教育体系融入国际程度,扩大国际上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中国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提供适当的学术及文化氛围,配套相对应的信息技术,来支持和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要。其中,包括提供广泛的信息设备与系统支持。因此,了解留学生的信息需求及其在搜集信息中遇到的障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大学生作为信息社会的主力军,其信息素养的提高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混合式学习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高校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依托,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混合式学习的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大学生信息素养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