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妇画像》中审美距离的控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1987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被誉为英语中的经典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詹姆斯运用了“意识中心”的叙事技巧,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詹姆斯熟知读者的思想,他也深谙如何刻画所有的人物,展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他的作品总是从人物的视角叙述故事。《贵妇画像》以女主人公——依莎贝尔的意识为中心展开,外界的所有事物、人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进入并存在于她的意识。   本文运用布思的叙事美学理论,对《贵妇画像》中的审美距离以及审美距离的控制技巧和方式进行了研究。   本文分四章。第一章讨论的是通过转换视角控制距离。小说中每个人物都是一个观察者,在他们彼此的关系中,以自己的视角认识主角依莎贝尔和小说中其他人物。这些人物视角的转换使小说和读者之间产生了恰当的审美距离。作者通过叙事者的意识,把叙事角度由一个人物转向另一人物。当依莎贝尔的心理现实与外界不一致时,读者仍然能够从其他人物的视角得到阐释,作出合理的理解和评价。作者通过巧妙的控制隐含作者,叙事者和人物之间的距离向读者展示了依莎贝尔的独特性格和生活中的现实情况。   第二章讨论的是通过对女主角的内心世界的展现控制距离。读者主要是通过依莎贝尔的视角(她认识生活的角度,她的意识)认识她所处的现实世界。作者通过对女主角的内心世界的描述控制读者对她的同情和评判,这就缩小了隐含作者与叙事者依莎贝尔的距离。读者也就能够形象地认识依莎贝尔这一人物。隐含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的加大使读者不断加深对依莎贝尔婚姻的同情,并对她的画像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第三章讨论的是通过象征控制距离。尤其是隐含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和智力距离。小说中使用了象征,例如茶、房屋、花园、环境描写、光线的明、暗等使读者能够认识依莎贝尔所理解的世界。作者把一些象征和前后呼应的场景作为展现当时的人物或情节的“窗口”,使读者能够从较远的距离欣赏人物的画像。   第四章分析作者通过对叙事信息的延宕和压制控制距离。信息的延宕产生的悬念让读者更加关注女主角依莎贝尔的命运,并对她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通过叙事信息的压制,加大了隐含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恰当的距离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   詹姆斯在小说中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技巧,恰当的控制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展现了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唐·德里罗的小说《坠落的人》于2007年出版,并被认为是众多9·11小说之首。在该小说中,德里罗花了大量笔墨在9·11历史事件上,围绕9·11事件之后美国家庭、社会的的状况展开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黑色幽默在小说的写作形式和思想上都同传统小说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其作品中,场景奇异超常、情节散乱怪
本文主要讨论了“一个魔爪阴翳下的悲剧人物”——《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角苔丝的人生悲剧。苔丝的一生,短暂而悲惨。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她始终卷入各种事件中,因为这样或
作为同一时代生活经历相似的两位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和凯特·肖邦在发表相隔一年的作品《嘉莉妹妹》和《觉醒》中用非常相似的文化视角来描写十九世纪末的的女性形象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