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对旅游体验理论进行研究与探讨,之后旅游体验逐渐成为西方旅游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1世纪初我国学者谢彦君先生首次将旅游体验理论引入到国内。本文赞同谢彦君先生的观点,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活动的内核。旅游的主体是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研究只有回归到旅游的主体上,才能真正的理解、解释、概括旅游是什么。而旅游体验研究正是直接抓住了旅游现象的主体旅游者的内心世界来研究,对我们探讨旅游的本质与意义作用匪浅。本文借鉴旅游体验理论的研究视野与框架尝试性地对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游活动进行探究。论文分为引言、正文两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本论题的研究概况、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基于旅游体验的理论视野对中国旅游起源这一基础问题进行探索。正文,主要围绕二个问题展开。第一章,研究旅游体验动机问题。简要介绍该时期的社会背景及旅游产生的经济、政治与思想基础,指出这时的旅游主体是士人,士人忧世、忧生的性格特色决定了旅游动机主要有三种:逃避现实、遥寄情感与超越自我。第二章,研究旅游体验境界问题。目前学者们认同旅游体验中的巅峰境界的存在,在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着不同于巅峰境界的畅神体验境界。畅神的实现途径:(一)如何对待生活——超越现实、立足生活;(二)如何对待心灵——淡泊心灵、初发芙蓉;(三)如何对待自然——无我之境、自然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