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是投资者制定决策的根本依据,贯穿证券交易过程始终,对投资者交易和市场价格变化有重要影响。分析证券市场信息传导过程及其导致的市场变化有助于投资者更深刻的了解市场运行机制,深化中国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为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基于交易的视角,对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信息交易和噪音交易状况以及二者对于市场均衡价格和市场价格特征以及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对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分析,将交易者分为信息交易者、噪音交易者和流动性交易者,并延续理性预期模型的框架,构建了同时存在噪音交易者、信息交易者和流动性交易者的均衡模型,对交易者占比不同的市场均衡进行刻画和对比。此部分证明了噪音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的存在对市场均衡价格有重要影响。在相同市场状况下,市场均衡价格随着信息交易者比例的增加而更接近于真实值。但是,噪音交易者对市场的影响与流动性交易者能否通过观察市场交易过程学习信息有关,在流动性交易者不能的模型中,噪音交易者的存在会导致资产均衡价格偏离其真实值,而若流动性交易者有学习能力,则市场均衡价格会通过流动性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的交易逐渐回到其真实价值。然后,针对EKOP模型中假设只存在信息交易者和流动性交易者并且投资者对于市场信息只是应激反应并无学习能力的缺陷,构建了同时存在噪音交易、信息交易和流动性交易的投资者动态学习模型,使模型假设更符合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噪音交易者、信息交易者和流动性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干扰的程度,结果表明A股市场交易者具有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前期三类交易到达率以及当前的订单流信息调整自己的下单量,并且前期交易对于后面交易具有指引作用,但订单流信息冲击在A股市场中消退很快。接下来,利用考虑噪音交易的投资者动态学习模型对A股市场信息交易和噪音交易状况进行刻画,并对比了不同市场状态和不同规模的股票信息交易和噪音交易水平差异,分析A股市场信息交易和噪音交易水平是否会随市场状况及公司规模发生改变。结果显示流动性交易在A股市场所占比例最多,噪音交易次之,而信息交易最少。相对而言,熊市信息交易概率高于牛市时期和稳定时期,三种市场状态下噪音交易概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股票规模对三类交易相对比率并无显著影响。当市场出现极端收益时信息交易概率明显会增高,而出现极端波动时噪音交易和信息交易均略高于平均水平。第四部分利用A股实际交易数据分析了信息交易比率和噪音交易比率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结果证实噪音交易增多使市场分歧加大,进而使市场变得更加活跃,但这种影响关系显著性不高。信息交易变多使保守交易者积极性降低而信息交易者依然活跃,因此信息交易增多时订单簿厚度变小而成交量减少不明显。另外,由于信息交易者和非信息交易者受到信息和噪音的影响方向不同,信息交易和噪音交易比率变化对市场平均投资者交易主动性的影响显著度不高。第五部分验证了信息交易比率和噪音交易比率对市场价格行为特征的影响。在股票市场上信息交易比例越大,市场不对称程度越高,而噪音交易越多,市场不确定越大,此部分通过实证方法证明了信息交易和噪音交易的增多都伴随着市场价差的扩大和波动性的增高,因此,信息交易和噪音交易水平变高均使市场交易成本增多,同时使市场波动风险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