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结构力学模型的微管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是生物体的功能单位,它的力学行为会影响到生命体的生理活动。细胞骨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的力学性能。微管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之一,它可以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器的运输以及细胞的有丝分裂。微管在生物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微管的力学性能将促进人们对细胞生理过程的深入了解。目前,研究微管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分子结构力学模型。但分子动力学模拟会存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限制,分子结构力学模型无法用于研究微管的大变形。因此本文建立了微管的非线性分子结构力学模型,用于研究完整微管以及含缺陷微管的力学行为。构成微管的结构单元是微管蛋白,微管的力学性能取决于微管蛋白以及微管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利用受控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单个微管蛋白的力学特性,并得到了单个微管蛋白的弹性系数。同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微管中四种不同的微管蛋白相互作用结构,得到了四种不同结构的相互作用力与蛋白间距之间的关系。基于微管蛋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采用弹性非线性拉伸弹簧以及线弹性扭转弹簧来模拟微管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微管的非线性分子结构力学模型。通过对完整微管进行单轴拉伸模拟,计算了微管的弹性模量,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了完整微管的轴向拉伸断裂过程。基于微管的非线性分子结构力学模型,对缺失不同数量微管蛋白的微管进行单轴拉伸模拟,得到相应的应力应变关系图,研究含缺陷微管的力学行为,即微管蛋白缺失对微管弹性模量以及极限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微管蛋白缺失率增加会导致微管的弹性模量以及极限应变线性递减。
其他文献
带横向约束的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与传统混凝土楼盖相比,其本身具有自身重量轻量化、承载外部荷载能力更强、节省材料且施工进度快,省去了支模这一繁杂的工序等多种优势。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发展促使经济不断的发展提高,使得人们对建筑物使用的要求以及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再加上现在的高层建筑物也越来越多,它对结构的抗震性能、稳定性能等要求较高。因此对带横向约束的装配式密肋空腔楼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意
现代汽车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石油等资源储存的限制与传统汽车尾气污染排放越来越难以符合汽车工业“安全、环保、节能”主
目的:探索稳定型心绞痛维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心脏彩超指标之间的关联,为稳定型心绞痛维医各证型的诊疗提供客观依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记录一般资料、维医证型、心率变异性及心脏彩超指标,再根据维医证型分布分组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分析维医证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这次研究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1例,根据维医辨证分型分组为韭菜色胆
着丝粒作为染色体的重要组分,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着丝粒染色质主要由重复序列组成,包括高度重复的着丝粒反转录转座子和卫星重复序列等,由于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地震序列下带滑移捏拢效应结构的响应特征,本研究的两个关键点是“地震序列”和“滑移捏拢效应”,其主要的两个核心内容是结构响应的“延性需求”和“残余变形”,所基于的两个地震动强度研究指标分别是“峰值地震动加速度PGA”和“地震动输入于结构的能量”。本研究采用了两种地震序列模型:重复地震序列和实测地震序列,通过时程分析的结果对比来考虑序列模型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本研究前期是基于峰
长久以来,信息忠实度评估一直都是口译研究人员和口译教师关注的重点。不过,尽管口译信息质量评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层出不穷,但由于缺乏可靠、标准化的评估单位,信息忠实
河口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受河流运输、陆源排放和水产养殖等一系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许多沿海和河口水域都受到有机微污染物的污染。光化学转化是有机微污染物在表层水体中降解的主要途径,且有机微污染物在从下游淡水到下游海水的河口水中的光降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本文研究了部分典型有机微污染物(磺胺嘧啶、磺胺间甲氧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基嘧啶、双酚A和卡马西平)在广西大榄江连接茅尾海的河口水中的光解,并
第一部分 能谱CT影像组学在鉴别肺癌结节与炎性结节中的价值目的探讨能谱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在鉴别肺癌结节与炎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肺部能谱CT扫描
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与沥青、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有关。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的加热温度、储存温度、矿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出料温度、摊铺温度、
钡铁氧体由于兼具磁损耗和介电损耗,故常用来做吸波剂,但由于其具有c轴各向异性,导致低磁导率和高的共振频率,因此对电磁波的吸收有限,故需对其进行改性。通常采用金属或稀土元素掺杂、材料纳米化等方式,来改善材料的电磁参数,但双稀土掺杂铁氧体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通过制备聚吡咯包覆的Dy-Sm掺杂钡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改善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通过扫描(SEM)、红外(FTIR)、磁性能(VSM)、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