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用药规律,归纳刘教授临证辨治CAG的经验,为临床防治CAG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整理出200例刘铁军教授接诊的CAG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通过“名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详细的数据录入,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以药物、症状、证型、方剂等为主的数据库进
【基金项目】
:
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编号:2018YFC17041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用药规律,归纳刘教授临证辨治CAG的经验,为临床防治CAG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整理出200例刘铁军教授接诊的CAG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通过“名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详细的数据录入,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对以药物、症状、证型、方剂等为主的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及结果输出,从而挖掘刘铁军教授治疗CAG的辨治思路及用药规律。结果:将200例病例数据挖掘所得的结果统计如下:1.基本信息分析:收录的医案中女性119例,男性81例,女性多于男性;CAG患者平均年龄64.65岁,50-69岁患者占71.5%;共提取出症状93种,以胃脘痛、胃胀、口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干居多;舌色上以舌红、舌淡红为主,共占81%;舌苔以苔白、苔黄、苔黄腻为主,共占75%;脉象上脉滑、脉弦、脉细、脉弦滑相兼为多,频率均大于10%;证型上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含脾胃虚寒证)、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频率相差不大,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证相对较少。2.药物分析:共提取出中药124味,累计使用频次为2912次,有33种草药出现频率超过了1%,且累计使用频率达76.56%,包括甘草、大黄、陈皮、六神曲、姜半夏等;将使用频率超1%的33味中药进行标准化分类及频数分析,以补虚药18.20%最多,其次为清热药13.70%;在四气方面,温性药物最多占30.28%;在五味方面,甘、苦、辛味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分别为30.92%、30.26%、30.26%;归经方面,胃经20%、脾经19.62%、肺经18.87%、肝经14.34%、心经10.19%为多;根据草药的网络拓扑中心分数(THScore),筛选出核心药物30味,为甘草、大黄、陈皮、姜半夏、六神曲等;分析草药之间的协同性,发现常用的协同度较高的药对为:赤芍、红花,蒲黄、五灵脂等;对药物聚类分析,发现与CAG相关的临床常用草药可分为六组药群,即(1)姜半夏、连翘、莱菔子、生山楂、大黄、陈皮、茯苓、六神曲、甘草、生姜、大枣、桂枝、黄芪、白芍;(2)赤芍、红花、蒲黄、牛膝、桔梗、五灵脂、桃仁;(3)石膏、佩兰、防风、栀子、藿香、黄连、黄芩;(4)香附、川芎、枳壳、柴胡、甘松;(5)麦冬、玉竹、沙参、桑叶、扁豆;(6)砂仁、木香、麦芽、莪术、荷叶。结论:1.刘教授以“脏毒腑秽学说”辨治CAG,认为CAG的病机为脾胃虚弱,升降功能失常,糟粕留存体内,聚浊化毒,日久损伤胃膜胃络,发为本病。2.刘教授治疗CAG用药广泛,基于“脏毒腑秽学说”,以“通腑除秽法”为方向,降腑气、祛邪实,且注重健脾补虚,恢复脾胃正气。临证用药强调辨证论治,以经典方剂为基础,常用方剂如保和丸、黄芪建中汤等,且临证时灵活应用大黄。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探究谢晶日教授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疗思路及遣方用药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多角度分析谢晶日教授治疗本病中药复方核心药物组合的作用靶点以及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实验性研究提供前期基础及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整理谢晶日教授于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历,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收集病历进行筛选
目的: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晓晖教授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门诊病历,筛选、整理后建立数据库。将整理好的医案数据导入平台中,利用该软件的数据分析模块,挖掘何晓晖教授的用药规律。结果:121例患者,共计641诊次,涉及中药124味。辨证分型以胃络瘀阻证、气阴亏虚证、脾胃湿热证为主;高频药物为蒲公英、黄连、鸡内金等;药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搜索应用中医处方治疗CAG的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所提取的全部处方,分析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并对得到的新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CAG相关处方207首,剔除重复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后得到180首待分析处方,涉及中药203味,其中用药频次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高血压病患病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依托天津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系统(HIS),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北辰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常驻居民健康体检的临床资料,共计6524例。其中男性2971例(45.54%),平均年龄(70.52±7.51)岁;女性3553例(54.46%)平均年龄(70.10±7.05)岁。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患
目的 挖掘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搜集处方,建立数据库,从证候、性味、归经、用药频次与剂量、药物间的关联性等方面探索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收集方剂328首,证型分布上以虚证为主;用药方面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行气导滞、清热解毒中药为主;药物在四气分布上以寒、温为主;五味分布以苦、甘味为主,辛味次之;归经上以脾、胃、肺、肝经药物为主;主要药对6组;治疗
目的:本文通过收集导师张福利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相关病历,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系统,发掘导师张福利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结合平时跟师学习经验对该病的研究,进一步总结导师张福利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与用药特点,以期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方法:按照相应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采集2018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目的 研究在内镜床旁预处理环节使用一次性内镜床旁预处理盒对内镜的清洗效果,以及清洗阶段清洗槽内清洗液用量,为提高内镜清洗质量,降低临床成本探索可行措施。方法 选取112条使用后的胃肠镜随机分为A、B两组,在预处理阶段,A组使用传统预处理桶,B组使用一次性内镜床旁预处理盒,在清洗阶段每组再分为2小组,即A1、A2、B1、B2共4组,A1、B1组清洗槽内清洗液多用一更换,A2、B2组清洗槽内清洗液一用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李乾构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教授门诊、具有明确疗效、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首诊处方336例,以Excel 2019表建立数据库,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及IBM SPSS Modeler 18.0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
旅游是作为主体的人获得文化体验、满足精神享受的一种有效载体。推动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是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产业创新。河南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引领,深入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全面整合行业内外的资源,拓展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从融合发展的整体视角构建“老家河南”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新格局,才